智能IC卡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闪付”成为新型创新支付

刘新元

智能IC卡(以下简称“IC卡”)是一种带有集成电路芯片的卡片,芯片具备存储数据的功能,有些芯片还可安装操作系统软件。IC卡体积小巧,携 带方便,有进行身份识别、金融交易等多种功能。随着经济不断发展,IC卡在我国诸如身份证、银行卡、公交一卡通、社会保障、铁路票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十三五的到来,IC卡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想象你走在著名的中关村创业大街,来杯“总理同款”咖啡,掏出银联卡结账,不用刷卡,只要在支付设备前轻轻一晃,立刻完成了一次消费。在中国银联“智慧芯,银联行”金融IC卡应用体验活动中,创新的“闪付”支付,让体验者在意外之余,更切实感受到了支付创新带来的便利。

前瞻经济学人

“闪付”是金融IC卡的一种快捷交易方式,具有“闪付”功能的金融IC卡的卡面有中文“闪付”和英文QuickPass字样。使用“闪付”功能时,收银员或持卡人不必将金融IC卡插入受理终端,只需要很简便地将金融IC卡靠近受理终端的“闪付”感应区,轻轻一挥就行了。与之相对应,中国银联为持卡人带来的另一种创新的小额快速支付方式——小额免密免签。在你进行小额消费时要是用“闪付”,密码和签名都省了。目前,这种创新的支付方式,在遍布北京的7-11便利店都能使用了,银联同时也正在积极向快餐、便利店、超市、出租车等领域的知名商户推广这些创新服务。

我国智能卡封装企业近年对专利比较重视,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国IC卡相关专利数量为5000余件。十大智能卡企业的专利总是为647件,约占全 国专利总量的十分之一强,数量并不多;十大智能卡企业中,发明专利的数量为429件,占总数的66%,实用新型占27.6%,外观设计占约6%。总的来 说,企业的专利技术含量较高。

伴随创新服务,银联金融IC卡也正经历爆发式增长,银联相关人士透露,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全国金融IC卡已经累计发卡18.83亿张,银行卡已大步迈入“芯”时代。

总的来看,目前随着我国IC芯片技术的突破,相应的芯片成本得到了较大的降低。进口英飞凌M1型芯片的价格在3.5元/枚左右,而复旦微电子生产的同功能 的芯片价格为2.2元/枚。另外,在非接触式IC卡领域,采用晶圆倒贴片封装技术代替传统的芯片封装技术,其一项就可以节约成本0.5元/张卡片。目前国 内企业大量使用国产芯片与进口芯片竞争,价格优势明显。

但是,企业光靠芯片突破而带来的总成本降低,并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企业还需在封装技术、工序等方面下大功夫。

IC卡行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领域,其关乎民生及国家经济的发展。自九三年我国开启金卡工程以来至今,IC卡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突 出的、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其相关产品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国内IC卡封装企业对IC卡产品的软硬件研发工作,也作出了积极的贡 献。面对十二五的到来,新型社保卡、铁路客票实名制、地铁票卡、物联网等领域的加速发展,对我国IC卡企业的竞争力、技术等提出了更高的、更全方位的要求。

更多行业信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IC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