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包装机械行业现状分析

晓峰

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技术适中、价廉物美,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中国出口到欧洲的食品和包装机械产品价格只有国际市场的1/3或者1/4。我国自主生产的一款“自动充填包装机”,可以在无真空室的情况下抽真空。而德国类似的设备,不仅需要在真空室内抽真空,速度也只有我国产品的70%,售价却是我国产品价格的5倍。未来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出口在继续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应加大大型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份额,努力抢占技术制高点。

目前我国出口的包装机械主要有饮料及液体食品灌装机械、打包机械、纸和纸板加工机械、纸铝塑复合软包装机械、各类窗口装封、贴标包装机械、制造包装箱、盒、管、桶制造机械及电阻焊接机器等。食品和包装机械出口区域已遍布东南亚、中东、南美、非洲、欧洲等地。

其中,亚洲地区占整体出口额的35-40%,欧洲市场占到整体出口额的30%左右,中东和东南亚则是传统的出口市场,非洲和南美市场是近年来新开拓的新兴市场。总体来看,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非常适合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未来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前景广阔。

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出口,从“小”到“大”,从低端到高端,呈现出产品多样化的局面。“小”到打码机、捆扎机,“大”到成套设备,出口的食品和包装机械基本涵盖现有的产品种类,不同层次的食品和包装机械都有着不同的销售市场。

加强产品结构调整、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依旧是国内包装机械目前发展的重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国包装机械行业立足“国家战略必争、产业发展必需、技术竞争必备、社会需求巨大”的原则,从产业发展来看,一批运动复杂、技术含量较高的食品和包装机械,在行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一定创新能力的拳头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也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畅销国内外。这些研究成果的开发应用,全面提升了我国包装机械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走技产学研术创新之路,是我国包装机械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近年来,我国包装机械行业基本形成了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主体、以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

“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了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标准化程度,为推动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以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从以注重单项技术突破向注重技术集成转变。

包装机械行业也积极推进包装机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调查显示,我国包装机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制造问题,而是设计问题,约有80%左右的问题出在设计环节,包装机械行业主要采用参照设计,自主设计寥寥无几,这种设计方式难以注入技术含量和提升设计水平,包装机械行业科研设计程序执行也不到位,重成果水平的多,重市场效应的少,导致一些国际水平的科研设计成果或国家重奖成果市场不认可,推广不出去。因此,需要重新理顺科研设计程序,制定新一轮的科研设计准则,推进自主设计能力,努力提升科研设计水平。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