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业需求拐点将在明年出现 行业洗牌加速

程野

今年是全面二孩实施的第一年,预计全年出生人口增长率达6%。新生儿数量大幅增加,率先受益的无疑是奶粉行业,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需求拐点将在2017年出现,并至少能维持两到三年的增长。

前瞻经济学人

但并不是所有奶粉企业都能享受到政策红利,部分小厂家可能在拐点出现前就已出局。这是由于配方“注册制”细则落地,导致行业洗牌加速,部分小厂家面临淘汰。

奶粉配方注册制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按照要求,每个企业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共9种产品配方。而中国大陆103家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中共有近2000个配方,意味着四分之三品牌将遭到清理。

监管政策收紧,将倒闭企业革新升级,大型企业加速清理子品牌,中小企业遭遇生死危机。缩减品牌数目、淘汰落后产能是当下奶粉行业的发展趋势,经过这轮洗牌后,活下来的奶企才可能享受到政策红利。

事实上,我国奶粉行业市场集中度一直不高,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相比差距甚远。据统计,2015年奶粉行业前五名企业市场份额合计仅为52%。即便没有新政,奶粉业的洗牌也在所难免。

监管加强不全是坏事,在全面二胎重大利好下,奶粉行业未来增长依旧可期。经过整合,国内奶粉行业有望重回高速增长,市场竞争秩序更加规范。

前几年,奶粉业相继爆出多起质量安全事件,消费者信任跌落谷底,整个行业发展由此前的高速增长陷入缓慢攀升。特别是代购、跨境电商兴起,给国产奶粉业致命打击,直到最近两年,国产奶粉才逐渐走出阴影。

因此,奶粉配方注册制落实,长期来看有利于国内奶粉企业发展。据《中国奶粉行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5-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奶及奶制品消费支出从138.62元上升至326.31元,年复合增速达到了14.11%。未来消费者信心恢复后,奶粉行业有望迎来第二春。

2005-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奶及奶制品消费支出(单位:元,%)

奶粉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综上,奶粉行业市场监管趋严,对企业来说不全是坏事,在严苛的市场中成长起来,国内奶粉企业才有赶超洋品牌的实力。况且有着全面二胎重大利好,未来增长无忧。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