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是趋势 汽车电商助力车企摆脱困境

程野

近年来,汽车销量增长持续放缓,车企利润不断下滑,而汽车电商的迅速崛起,让传统汽车产业从业者颇为矛盾。既希望通过汽车电商平台来实现新的增长,又害怕汽车电商抢食市场蛋糕。

汽车电商的兴起,是互联网结合传统产业的一次应用,并非抢夺市场蛋糕。相反,在汽车电商的带动下,或许正是传统汽车产业一次突破困境的机会。传统产业和互联网融合是大势所趋,汽车电商的渗透,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体验,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前瞻经济学人

汽车产业面临困境,汽车电商成转型选择

传统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条包括生产制造、销售流通、汽车后市场等成熟的产业链,以及“汽车生产商-经销商-消费者”的汽车销售和维修保养链条。汽车产业链条众多,牵涉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而每一环节的市场规模都是巨大的。然而,在城市限购、限牌、环保等压力下,传统汽车产业面临增速放缓、产能过剩的困境。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汽车销售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1992年至2013年,汽车工业总产值从671亿元增长至2.5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8.82%,但近年在城市限购、限牌、环保等压力下,传统汽车产业面临增速放缓的困境,2011年-2013年产值增速分别为11.11%、7.9%、10.6%。尤其近两年以来,按国家统计局口径的汽车制造业增加值月度同比增幅趋势向下,最低增幅仅4.4%。

1992-2013年汽车工业总产值(单位:亿元,%)

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是趋势 汽车电商助力车企摆脱困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汽车产销量方面,自2013年以来,汽车的总产量大于销售量并逐年增长,仅2015年上半年,生产数与销售数的缺口就达到了24.47万辆,创下新高。而其中,乘用车产能过剩更为严重,自2009年开始便已进入持续的产能过剩过程,仅2015年上半年,生产数与销售数的缺口达到23.22万辆,2009年至2015年上半年,累计产能过剩84.09万辆。

面对困境,汽车电商几乎是传统车企的唯一选择。基本上主流的传统汽车厂商/经销商早已涉足电商,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为代表汽车厂商自建电商平台,庞大集团为代表的经销商自建电商平台,以及其他汽车厂商借助综合电商平台进行电商化努力等。

新车电商是切入电商领域的最佳模式

尽管新车利润不如汽车后市场等服务,但新车电商是互联网公司切入汽车产业链的最佳模式,首先经销商的新车销售面临困境,新车电商的推行可以帮助汽车厂商/经销商优化库存(提高周转率),专注于利润率更高的后市场业务,合作大于竞争,业务推行阻力较小。

其次利用新车电商作为入口,在用户形成新车购买行为之时,即可切入汽车信贷汽车保险汽车美容、上牌等后续服务;另外新车电商平台还可以通过已积累的数据,为已购车用户进行二手车交易服务以及相关二手车估价服务等,循环进行上述新车电商的商业模式。

最后,可以根据用户形成的交易行为、浏览习惯、联系方式等,精准地为用户推荐相关汽车后市场产品,形成交易,最大化提升单用户APRU;利用汽车的GPS定位功能、各类传感器等,提供基于LBS的精准营销,天气、路况、地图、本地生活等衍生数据服务。

新车开展电商的优势

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是趋势 汽车电商助力车企摆脱困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而以二手车、汽车零部件、汽车上门服务等模式切入汽车电商,均具有较多硬伤,如价值评估问题、用户忠诚度问题、准入门槛低等问题。虽然问题不少,不过二手车电商发展同样如火如荼。

二手车电商如火如荼,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在二手车电商方面,市场规模占比逐年攀升,以竞拍、寄售为主的O2O模式引领市场的发展,接连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市场占有率方面,目前车易拍以35.2%占据市场龙头地位,优信拍以27.9%紧随其后,平安好车、车享拍发展迅速位列第三第四,而瓜子和人人车等其他企业分食剩余两成多一点的份额。

二手车具有一车一况的特点,因此消费者对于线下服务比较看重,这就使得二手车电商平台在线下的布局尤为重要,那些只注重线上交易的平台未来发展或会吃亏,这也是广告转化率低的原因所在。

二手车电商平台宣称减去中间商差价,但大多数二手车存在跨地域交易,需经过10-15天的车辆整备期,在此期间的库存和服务就面临问题,那些未能在线下布局的问题将更为严峻。

未来,二手车电商平台应注重线下的布局发展,互联网只是作为一个技术平台,在重视互联网的结合时,同样应该重视线下服务布局。二手车电商的核心竞争力是低成本集车、标准化评估和下游购买力,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能只强调某一方面。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