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松复合型机器人量产引爆行情 工业机器人蓬勃发展

冯颖

 近期,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对外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复合型机器人实现量产。新松的复合型机器人集成了智能移动机器人与通用工业机器人等单元,它几乎与国际先进机器人企业推出的类似产品同时推出,在精度和速度等性能上也不相上下。新松透露,这类新机器人3个月内已经销售出40余台。

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机器人实现量产,并打开了市场,有利于提振国产机器人企业,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前瞻经济学人

工业机器人产业兴起背景:市场推动产业发展

我国劳动者的平均时薪已经从10年前的4.35美元飙涨至12.47美元,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我国制造业依赖人口红利逐渐丧失,高昂的用人成本施压工厂;与此同时,老龄化威胁下,制造业面临无劳动力可用的威胁,中国经济结构也在转型,制造业被要求向智能制造升级,以上因素作用下,工厂“机器换人”环节用人压力,适应智能化升级成为普遍现象,这使得国内工业机器人需求大增。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显示,2005年至2014年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销售量逐年增长,年增速保持在25%左右。2013年中国就以36560台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4年我国共售出5.6万台工业机器人,数量约为全球销售量的四分之一,预计未来几年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速可达30%以上,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将超过21万台。

在此利好发展趋势下,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兴起,无论是外资品牌在中国设厂,还是本土机器人企业,都迎来了较快发展。

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解读:外资阴影下国货难抬头

与国外发展类似,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在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气和化工(塑料和橡胶)领域,只是所占比例略有不同。其中,汽车行业机器人占比约为40%,而电子制造行业占比为28%,橡胶与塑料占比10%。

在全部的应用中,国外品牌始终压制本土机器人发展。数据显示,2014年5.6万工业机器人的销量中,半数以上属于外资品牌,中国本土机器人厂商仅售出1.6万台。本土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弱、产品从研发到实际应用转化率低、产业资金运转困难,最终导致了落后发展的局面。

本土工业机器人转型与前景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基于极佳的市场环境以及外资品牌“咄咄逼人”的势头,本土工业机器人需要抓住机遇快速实现赶超。具体可以从以下发面出发:其一,专注产品研发,进行技术储备,提高竞争实力;其二,找准市场痛点,选择新兴应用市场,寻找异质化竞争市场;其三,提早布局服务机器人与智能机器人等潜力产品,打造全面发展策略,先声夺人。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