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利好 高端医疗器械行业投资分析

奉颖娴

近期,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明确了国产医疗器械向高端领域进军的发展方向。医疗器械是指在医疗领域作用于人体的物品,包含仪器、设备、器具、材料、体外诊断剂及其校准物等。得益于国民经济水平提高,对健康问题日益看重,我国2004到2014年间,医疗器械产业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5%,远高于世界平均7%到8%的水平。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契机下,医疗器械行业未来5年将有更大发展前景。

前瞻经济学人

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为2556亿元,约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7%,排名第三。在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上,我国则排名第一。上述数据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医疗器械发展过程中,重视中低端器械生产、忽视高性能医疗器械产品的问题。医疗器械公司多、规模小与行业集中度低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基本现状,受此影响,国内企业发力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较为吃力。

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医疗器械企业1.5万余家,其中年收入规模超亿元的仅300余家,而高达90%的企业收入规模仅在1000到2000万元之间。国内的医疗机构中,属于国产医疗器械的仅限于低端耗材与低黑白B超等低端产品,而诸如核磁共振、CT、MI等高性能产品则大都来自进口。据统计,进口品牌占据国内中高端市场的七成,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综上可知,在政策力挺下,我国发力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并逐渐取代医疗机构进口高性能产品将成为主流趋势。

与此同时,医疗器械行业的投资方向也逐渐清晰起来,未来在终端掌控能力强、技术创新水准高与售后服务质量好的企业将受到关注。其中,终端掌控能力是医疗器械企业生存基础,它体现在模式、渠道与销售上,在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国外企业占据终端掌控优势,这需要国内企业积极与之抢夺。

考虑到医疗器械行业有许多壁垒与门槛,且老龄化与智能家居等发展需要,未来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推广过程中,会更加讲究核心技术与服务水准,从而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因此,技术创新水准与售后服务质量也将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受此影响,医疗器械市场将迎来投资热潮。迈瑞生物、京精医疗、泰尔茂医疗、微创医疗器械、瑞声达听力技术、沈阳东软数字医疗、浙江大学医学仪器、鸿邦电子、广州俊丰等上市企业将迎来发展利好。

(以上数据信息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格局与领先企业分析报告》。)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