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钢铁业购进价格指数跌至25.3%

陈菲菲
  相关推荐
钢铁报告

最新行业动态,解密市场盈利点,把握行业竞争主动权 详细>>

   钢铁供应继续增压 后遗症渐显
   钢铁行业迎来新变化
   2014年中国钢铁行业市场前景浅析

2014年12月,国内钢铁行业PMI指数为44.1%,较上个月微幅回升,显示市场预期向好。但这一指数还是连续8个月处于50%的荣枯线以下。已经到来的2015年,钢铁业供强需弱的矛盾依然较大,但有一些新的向好因素,有助于钢价的稳定。

钢铁行业生产指数结束“三连跌”,出现回升。不过,和生产相关的采购活动继续呈现收缩态势,12月钢铁行业采购量指数较上个月下跌4.7个百分点至41.5%,为近9个月以来最低;当月进口原材料指数跌至50%以下的收缩区间。因此可知,短期国内钢铁产量明显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2014年12月,钢铁行业新订单指数与上个月持平,连续6个月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反映出当前市场需求尚未摆脱低迷态势。2014年12月,钢铁行业购进价格指数“两连跌”至25.3%,较上个月回落5.8个百分点,此项指数2014年全年一直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显示钢铁原材料价格明显走弱。

其中,铁矿石焦炭钢坯等原材料价格一路走低,原材料价格下跌幅度明显大于钢价,2014年全年进口矿价累计下跌48%,焦炭价格累计下跌30%。但是,今年前10个月,钢铁企业实现利润超过226亿元,同比增长61%以上;主营业务扭亏为盈。

预计,2015年钢市的整体环境或将好于2014年,钢价有望逐步企稳并回升。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