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被称为“青蒿素之母”

prayer

前瞻经济学人

继2012年莫言成为诺贝尔文学奖首位获奖者之后,昨日,国内又迎来了第二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她就是85岁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据悉,昨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3位科学家共获得奖金约92万美元,其中屠呦呦获得一半奖金。

诺贝尔医学奖对今年已经85岁的屠呦呦来说实在是有点晚。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屠呦呦团队就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发现了青蒿素,被疟疾折磨的全球亿人因青蒿素的出现受益无穷。仅过去十年,全球疟疾死亡率就下降了50%,感染率降低了40%。

2011年屠呦呦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那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了美国拉斯克奖,而这个奖项的获奖者中有近四分之一的研究者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奖,此奖也被认为是“诺贝尔风向标”。

如今,85岁还活跃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的屠呦呦获得如此高的奖项,无疑是对她工作的最大认可!

青蒿素到底是什么?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其对鼠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疟原虫系结构的改变,该药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提示青蒿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可能是青蒿素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对氚标记的异亮氨酸的摄入情况也显示其起始作用方式可能是抑制原虫蛋白合成。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对脑疟等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青蒿素类药物可口服、可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甚至可制成栓剂,使用简单便捷。但为了防范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目前普遍采用青蒿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复方疗法。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