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资产证券化 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金融转变

李双江

  

近期,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大众听到最多的一句话除了互联网金融,那就是资产证券化。目前,住房公积金信贷资产证券化也被提上日程,这将证明中国逐渐从制造业大国向金融大国迈进。

作为住房公积金主管部门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已经开始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商讨、研究住房公积金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有关问题。住建部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住房公积金贷款总额超7000亿元人民币。

住房公积金已经被监管层定性为“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的重要稳定住房消费手段。在监管层多次对住房公积金使用施压后,截至2015年10月,住房公积金余额已经同比下降逾2000亿元。

所谓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原本不流通的金融资产转换成为可流通资本市场证券的过程。从广义上讲,是指以信贷资产作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包括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消费信贷信用卡账款、企业贷款等信贷资产的证券化。

作为手段和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已经多次出现在稳定住房消费领域。在住建部要求棚户区改造以货币化补偿为主后,国务院已经确定,在新增2000亿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所置换出的信贷额度中,将棚户区改造及货币化安置列为首要投向,国家开发银行已经发行了相关资产证券化产品,获得市场认可。

据了解,对于通过住房公积金信贷资产证券置换出信贷额度,用于棚户区改造和稳定住房消费,其大的政策方向在更高的决策层面已经没有异议。目前主要的问题是,与资产证券化有关的路径和技术问题。

笔者认为,如果不出意外,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信贷资产证券化一旦正式成行,其置换出的信贷额度,有望优先用于稳定住房消费、改善民生和住房条件领域。在此之前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置换出的信贷额度,都将棚户区改造及货币化安置列为优先投向。(以上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