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供需矛盾加剧 价格下行压力大

前瞻经济学人

甲醇生产区

2009年,在国家4万亿元投资的带动下,西部地区甲醇项目纷纷上马。这些项目大多在2011年或2012年建成投产,将再度增加国内甲醇产能,加剧供大于求矛盾,打压甲醇价格下行。”业内人士对甲醇行业投资过热表示担忧。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2年我国将有550万吨以上的新建甲醇装置投产,总产能预计达到5200多万吨。同时,甲醇下游应用开发却进展缓慢。

供大于求矛盾突出

全国甲醇产能将达5200万吨,而预测的甲醇需求量不足2500万吨。同时,中东等地数套新建大型甲醇装置也将于2012年建成投产。受欧债危机、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以及中东地区甲醇需求量小等因素影响,这些新增甲醇主要销售目标依然锁定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将进一步加剧国内供大于求的矛盾。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日前表示,甲醇行业投资过热已成为业内共识,但仍在持续。2011年甲醇装置开工率虽然比上年有所提升,但仍不到60%。在对煤制烯烃和甲醇汽油前景乐观的情况下,一些企业没有慎重研究自身条件、区域布局以及技术先进性等,盲目上马项目。而从2011年甲醇下游消费看,甲醛、醋酸、二甲基甲酰胺、草甘膦等产品产能严重过剩,未来消费增长有限。二甲醚受《城镇燃气二甲醚国家标准》的限制不能掺烧石油液化气,消费量难以扩大。“十二五”期间,煤制烯烃主要开展升级示范,建设规模有限。

李寿生指出,以煤为原料制甲醇的项目投资要考虑资源承载能力,要量力而行、量水而行、量环境承载能力而行。当前少数产煤省区不考虑生态和环境承载能力,在同一地区、同一开发区内引进多个结构雷同的大型煤化工项目,甚至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地区也布置多个大型煤化工项目,这些问题必须要解决。

据了解,目前氮肥协会甲醇专委会已经提出了《关于甲醇行业有序发展的建议》,正在业内进行讨论。

甲醇专委会提出以下建议:不再新建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甲醇项目;新建甲醇项目必须条件具备、技术先进、布局合理、手续齐全,同时配套有市场容量的下游产品;大型甲醇企业要搞好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新能源等领域高技术延伸产品;不建设年产50万吨及以下煤基甲醇制烯烃项目;大型甲醇企业加强与下游企业的合作,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发展。甲醇企业搞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强技术创新,实现清洁生产;加强行业自律,按照市场需求理性组织生产;积极参与行业共享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实现落后产能的平稳退出。

甲醇走势不太乐观

最新数据显示,3月19~25日的一周内,国内甲醇市场窄幅震荡,价格重心缓慢提高。一周里甲醇行情稳中有涨,其中沿海港口地区因库存相对高位,价格走势呆滞;而内地市场甲醇厂家在库存有所下降、且开工不足的刺激下,相继小幅提高报价,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不过因当前市场仍缺乏有效需求支撑,且预期进口甲醇量恐将增加,所以短期行情不太乐观。

业内分析指出,2012年在国家楼市调控政策不放松以及国际市场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贸易制裁的背景下,甲醛行业依然需求低迷从而压制甲醇需求。尽管二甲醚的替代效应会在新年进一步显现,但受到消费结构权重影响,仍难敌甲醛市场萎缩对甲醇构成的利空,而市场寄予厚望的甲醇汽油等新兴需求方向受到相关利益抵触等因素前景依然不明确。此外,新增产能将进一步加剧甲醇行业供应过剩的格局,而今年的宏观经济下行已经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同,故甲醇下游需求难有起色。纵然上游无烟煤价格在2012年仍然看涨,但仅对甲醇构成轻微支撑,国内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会出现明显压缩。

而从国际市场来看,由于世界经济2012年仍将在低位运行,全球对甲醇等大宗商品需求将减少,对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源类产品的需求增长将放缓。尤其美国、加拿大、欧洲部分国家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取得成功,将减少石油与天然气进口量,打压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降低天然气制甲醇企业成本,使国际甲醇价格在低位运行。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国内甲醇市场价格下行压力增大。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