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吃肉我喝汤 金价大跌让金商面临重大危机

前瞻经济学人

黄金

“金商出路何在?”萦绕在甄伟钢的脑海里长达4年之久的隐忧,如今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下称“金交所”)一部分综合类会员面前的残酷现实。

走到尴尬境地的,不是以生产冶炼为主的黄金企业,也不是黄金加工的珠宝首饰企业,而是被广东粤宝黄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甄伟钢称为金商的经纪公司,其业务以代理黄金交易为主。

金商作为金交所的综合类会员,拥有自营和代理黄金业务的权利与银行等金融类会员一样。可不同的是,金商并没有代理个人黄金T+D业务的权利,仅可向个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在和银行合作中获取部分佣金。

掌握代理个人黄金T+D业务这块肥肉后,商业银行凭借后台管理和信用等优势,近年来在黄金市场上的发展尤为迅速,其吸收客户和咨询服务能力甚至达到取代金商的地步。本处于劣势的金商,今年又遇到金价大跌,投资者参与黄金市场的热情减低,再加上黄金期货连续交易上线,再度影响了黄金T+D的活跃度,导致原本“屋漏”的金商又遇到了“连夜雨”。

同时,大部分金商和银行签订的代理个人贵金属业务的战略合作协议今年到期,谈判能力较差的金商们又面临着续签的压力。

作为金商中的一员,去年广东粤宝黄金投资有限公司为银行代理服务客户的黄金交易额达200亿元,位居金交所综合类会员的前列。即便如此,这也并未消除甄伟钢对黄金代理业务前景的忧虑。面对强势的商业银行,他直截了当地说:“金商简直沦落成了银行的‘二奶’。”

金商沦落

实际上,在推广黄金投资业务、扩大黄金市场的过程中,金商表现得更为积极,发挥了无可取代的作用,曾经深受金交所的重视。

早在2008年,个人黄金业务对于综合类会员来讲还是禁区,尚未得到央行批准。时任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的沈祥荣表示将积极争取让综合类会员代理个人投资者到金交所进行交易。在《黄金年鉴2008》中文版中国地区发布会上,他公开表示,金交所现在正在积极向央行争取,这方面还是有希望的。

当2009年金交所拓宽国内投资者黄金投资渠道、首次推出黄金T+D时,先知先觉的金商们嗅到了商机,开始推广代理个人黄金延期交易业务,并从中尝到了甜头。

可是,金商们资质良莠不齐,引发了轰动一时的“黄金T+D业务民事诉讼第一案”。8个月后,基于对投资者资金安全的考虑,金交所便把综合类会员代理的个人黄金T+D业务全部转移至商业银行,投资者只能通过银行开户,银行负责资金交易和清算。

金商们的希望破灭,代理个人开展黄金T+D业务的政策大门被彻底关闭。从此,他们只能和商业银行合作,靠向客户提供咨询等服务来抽取小部分佣金。

作为金商们的合作伙伴,近年来银行凭借强大后台管理能力和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以及较高的信用等优势,不断发力黄金投资业务,除了强大的资金清算和交易平台,其自身服务投资者的水平几乎具备了取代金商的能力。

甄伟钢担忧:“通过银行理财团队的建设,银行可以独自为客户提供投资服务咨询,何必要分给金商们一部分利润蛋糕呢?”

如今,黄金T+D的成交量占金交所黄金总成交的六成以上,无疑是块让人垂涎的“肥肉”。据北京黄金交易中心首席分析师张磊介绍,千分之八佣金手续费中银行分占七八成,实力弱、谈判能力差的金商一般只能分二三成。近年来,随着金交所不断降低手续费,金商的佣金蛋糕越来越小。

张磊表示,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有些金商不惜进一步压低手续费。在为企业代理黄金投资业务中,原本千分之八的手续费,有的金商只收千分之一。

为了提升盈利能力,实力不等的金商,纷纷开展不同的业务,管理上良莠不齐。个别综合类会员在开展代理业务中,甚至违规发售理财产品,承诺虚假收益,导致客户巨亏。今年5月,金交所发布《关于加强综合类会员代理业务自查工作的通知》,在综合类会员内展开自查整顿工作。

金商出逃

黄金T+D业务,如同支撑起了跷跷板,一边是银行的强大,另一边则是金商的疲态。

尽管金交所以不方便公开会员商业秘密为由,未向本报公布银行和金商近年来服务的个人黄金T+D业务量和金额变动数据,但据张磊估计,近年来银行发展的黄金投资客户在不断增加,而金商服务的客户却在减少。

另外,即便是金商中的佼佼者,广东粤宝黄金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仟家信投资管理公司和经易金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业务重心也不单放在黄金T+D等经纪业务上,而是不约而同地添加了投资金条、咨询服务、财富管理等业务。

甄伟钢介绍说,广东粤宝黄金投资有限公司是中国金币特许零售商,去年金币销售营业额超过黄金经纪业务。即便受今年中央“厉行节约”精神影响,金币营业额也会占公司总营业额的一半。

不过,在北京黄金交易中心海淀营业部总经理孙志明看来,比起黄金生产企业和首饰加工企业,大部分金商销售的投资金条并没有太多优势。尽管金商还拥有代理企业参与T+D业务的权利,可是专业能力较强的企业客户更愿意参与手续费低廉的黄金期货业务。

今年金价大跌,对金商打击更大。投资者参与黄金市场的意愿不如以往,金商再开发培养新的客户难度非常大,成本更加沉重。尤其是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黄金期货连续交易后,黄金T+D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黄金T+D品种的交易量和流动性受到影响。

孙志明透露,最近一段时间,有些VIP客户放弃黄金T+D业务,去选择手续费较低的黄金期货。由于参与黄金T+D客户量的减少,综合类会员的许多加盟代理商选择退出。

9月22日,广东粤宝黄金投资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旗下三家代理商因业务量未达到考核标准,取消代理商资格。出逃的不仅有金商的代理加盟商,还有金商。自4月15日以后,转让金交所综合类会员资格或退出金交所会员的金商就有两家,分别是上海怡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德致金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金商迷茫

4年前,当代理个人黄金T+D业务的路走不通后,曾有金商开玩笑称转行。面对难以割舍的“肥肉”,后来有媒体曝出部分综合类会员采取个人转法人、“套”空户和利用软件漏洞等手段规避管制,为个人开户。

但是,去年以来我国开展一系列整顿黄金市场的工作,上述违法行为得到遏制。作为金交所的注册综合类会员的金商,管理越发严格,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便参与天津贵金属交易所和广东贵金属交易中心等当地创办的贵金属市场,也是金交所不允许的“不规矩”行为。

3年期限已到,2010年和银行签订代理个人贵金属业务的战略合作协议今年就要到期。今非昔比,如今强势的银行还能否按原来的条件续签协议,成为金商们担忧的问题。

有传言称工行总部不再续签合同,而由各地区分公司结合各自条件和金商续签。是否会继续压低佣金分成?张磊有种不妙的感觉。

“即便再低的佣金,除了和银行合作,金商哪还有出路?”孙志明无奈地说。

同样,甄伟钢也不知道金商的出路。哪怕历史再给一次机会,重新由金商代理个人黄金T+D业务,甄伟钢同样担忧资金安全问题。“毕竟金商良莠不齐,银行为个人黄金T+D业务提供强大的资金交易和清算平台,有很高信用,对投资者的资金安全是有保障的。”他说。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