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发展困境及趋势浅析

余水工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告》显示,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大幅增长,2015年第四季度发货量同比增长127%至2740万部,去年全年发货量增长172%至7810万部。主要生产商中,Fitbit继续占据市场第一的宝座,去年全年发货量为2100万部,同比增长93.2%,但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37.9%下降至26.9%。中国生产商小米的市场份额迅速上升,从2014年的4%升至12%,跃居全球第二位。去年第四季度小米可穿戴设备发货量大幅增长2.6倍,去年全年发货量暴增9.5倍。

去年凭借Apple Watch涉足可穿戴市场的苹果表现不俗,去年全年市场份额达到11.6%,位居第三,去年第四季度市场份额达到15%,位居第二。相比之下三星去年全年市场份额仅为4%,位居全球第五,去年第四季度市场份额升至4.9%,位居第四。

可穿戴设备凭借创新性的交互方式,被期望成为颠覆智能手机市场、引领下一波移动互联网浪潮的重要智能硬件产品。目前,我国也正积极推动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为其应用创造新场景。

就可穿戴设备的概念而言,是指能够延续性地穿戴在用户身上,或能整合到用户衣服或配件中,具备数据采集、交互、处理等能力,能感知、传递和处理信息的便携式计算设备。其产业链构成主要包括上游基础软硬件产品、中游可穿戴设备终端、下游应用服务开发。

从价值链来看,可穿戴设备产业包括产品工业设计、生产制造、应用服务开发、仓储物流、宣传销售、售后服务等。

可穿戴设备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与传统智能终端共生的产业模式逐渐形成,部分代表产品初步形成产业链,各细分领域成熟度不一,各地发展各具特色。可穿戴设备产业的产品形态呈现多元化,更注重外观设计;商业模式多样化,应用服务成为产品核心;供应链条复杂化,产业链、生态链构建成为重点;市场格局混沌化,初创型企业地位愈发重要;生态系统碎片化,不同产品系统市场占有率不一;实现功能专一化,抓住用户需求痛点成为关键。

不过,我国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三方面主要问题。这三个问题的表现分别是:可穿戴设备应用数量有限,生态体系难以统一;产品同质化问题凸显,专业化服务拓展不足;数据安全性问题初现,个人隐私保护面临挑战。

伴随着可穿戴设备产业的发展,未来其产品形态愈加丰富,融合应用更为深入;垄断市场难以形成,创新型企业尚存机遇;产业链加速整合,行业发展趋于理性。

设备本身不值钱,透过设备获得数据才是核心,任何可穿戴设备或其它智能设备,利用数据提升产品服务价值,通过运用物联网链接和数据将产品作为一种服务方式提供给客户。

可穿戴智能设备透过服务将是最大市场而非硬件本身,服务通过可穿戴智能设备来体现,提升用户科技体验,而基于数据采集、分析等环节,依托人工智能算法,为佩戴者提供一个完美的科技体验,数据将驱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融合。可穿戴智能设备在给用户带来完美科技体验,人机交互至关重要,在当今时代,可穿戴智能设备将会成为人的一部分,正在兴起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将作为传感器的载体,实现人、机、云端更高级、无缝的交互,实现情景感知,让可穿戴智能设备拥有“智慧”。

可穿戴智能设备与人工智能两者结合,使得人体感知能力进一步补充和延伸,情景感知将会是下一个智能硬件科技新趋势,很快很多可穿戴等智能设备将具备某些“情景感知”功能的应用软件,这一核心定是人工智能的崛起。人工智能与可穿戴等智能设备融合带来全新的科技体验。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陆澜清

本文作者信息

陆澜清(观察员)

关注(3769661)赞(344)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