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牵着中日的“牛鼻子”走 ——莫迪到访日本、习近平到访印度的“等腰三角”关系及三国利弊新趋势

巩胜利

【核心提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亚洲,一直是一盘散沙、没有取得任何亚洲经济发展的“亚洲共识”。但随着中国的崛起,与印度、日本联手有关贫穷与财富的故事在首度“等腰三角”演义中,才于2014年第一次刚刚拉开了举世的帷幕。五千年中华民谣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能使磨推鬼。全球第一大最贫穷国家印度正重新翻新着新时代跨越“磨推鬼”传说——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牵引着日本、中国大投资的魔方和魔力……由印度牵引的“鬼推磨”或是“磨推鬼”真能在21世纪亚洲得以完全实现?

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

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

在亚洲及全世界国家,日本是绝对富国,中国是后起有钱国家,印度是三大国中绝对贫穷的国家。日月轮回,然而2014年,中国、日本、印度的财富与贫穷演义出世界从未有过的最古老的故事……2014年9月17-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到访印度,中印两国国民之和达25亿人、两国人口占全球1/3还强。而8月末,印度总理莫迪展开了他对日本外交攻势之旅。印度和日本均牵涉与中国的领土之争——都处于地缘政治的顶端,这两个国家都带着忧虑的目光审视着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激烈增长,并且都在设法增强自身安全与中国展现“分峙合击”。因此,当印度新一任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在东京给彼此以“熊抱”时,很难不去猜想这一动作背后除了两人的友善个性外,是否还暗含着什么深意。许多人将这个拥抱视为两国战略友好的一个标志,意在从印度洋到西太平洋将中国包围。但就在9月9日,莫迪派出特使、中国首脑习近平也将首访印度,印度在亚洲的中日“等腰三角”国关系上进行新周旋——对亚洲三大国来讲,中日交恶,那么印度就当然是唯一最大的“赢家”。

(A)

中印日是亚洲“等腰三角”国关系,这一现象的出现和理论架势及国家关系很是超级诱人,全球再也没有第二这样的国家“三角形”了,但事情绝不会就这么简单。作为亚洲的三个大国,印度、日本和中国的关系极其全球尖端复杂。而这种复杂性给上任之初的莫迪带来了前所未有、独特的亚洲契机。中日对峙局面将是莫迪任期内能够利用的最大的国家机遇之一。如果他处理的好而巧妙、得当,有可能为印度争取得到获迫切所需的双边国家大投资,并提升整体印度国家的安全以及经济在全球的竞争力。

莫迪的行动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上周他结束了日本之行,这是他作为印度总理首度出访一个大国。日本表示,将在未来五年(也就是2020年前)向印度投资近350亿美元,而此次访日也使得印日两国的“特殊战略”(全球国家战略唯一)及全球伙伴关系得到了强化。由此带来的可能结果是,日本的军事技术将更多、更频繁的使用、出售给印度。目前,印度是唯一一个仍与中国存在最大陆地边界争端的国家。

最新与莫迪与日本外交的同时,莫迪又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德里举行会晤。预计中方届时可能也会带来令人瞩目的投资和建设计划,9月13日《印度时报》报道,在今后五年内中国承诺投资印度1000亿美元(首先投资印度铁路更新改造超过500亿美元,然后在道路、港口以及印度政府雄心勃勃的河流联通计划上再投500亿美元),是日本投资印度的三倍(比如所有非洲国家,到中国就是为拿到钱和援助而来)。有报导称,中印两位领导人几周前在金砖国家峰会上相聚时,习近平告诉莫迪,中国和印度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但中国与印度的关系,必然有政治体制决定因素,中印关系不可能象日印关系那样“无间道”对接,中国“法治国家”建设还任重道远能理解并与此同行——这是所有“法治国家”根源的悖论。不象与美国和欧元区的关系,地缘政治是印度、日本、俄罗斯与中国绕不开的历史之“结”,那么这个“结”所链接、延续的较量则永远伴随、博弈和需要均衡的这些周边“利益共同体”。

习近平第一次访问印度、所访第一站,是9月17日下午专机降到艾哈迈德巴德机场,这里距离莫迪总理的家乡最近,是日习近平去莫迪的故乡古吉拉特邦共享莫迪64岁生日庆祝,这是中国领导人65年来第一跨国诞辰贺,并在莫迪陪同下参观莫迪一直感到自豪、致其崛起成为印度领导人的古吉拉特邦经济发展样板。特地走访古吉拉特邦是习近平提出的强烈要求,安排古吉拉特邦特殊行程却是莫迪的细心考虑。印度古国的古吉拉特邦是莫迪经济学成功和他崛起的发源地。习近平去印度国家元首莫迪的故乡庆祝他的生日,不仅仅是礼尚往来,当然更不能空手前往。中国与印度已经决定、将于9月17日将在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迈德巴德签署两项合作协议(由习近平与莫迪共同见证),一是广东省与古吉拉特邦合作计划,另一是广州市与艾哈迈德巴德市交流计划。

未来五年,日本投资印度350亿美元、中国投资1000亿美元左右,中日共投资近1500亿美元,那么这就等于是莫迪独家开了间“印度银行”、与“金砖国家银行”规模相近,那么还有未来10年、20年……中印2013年双边贸易近700亿美元;但印度对华贸易一直逆差,去年达到400亿美元以上。今年头三个月中印贸易总额为219.8亿美元,其中印度逆差88.4亿美元。但莫迪在亚洲大国间走了一招21世纪的绝棋,这就是由印度牵引、让全球第2、第3大经济体,围着印度经济核心转?赢得了印度、投资印度,就等于赢得了亚洲的未来!

有经济学家不完全统计,习近平上任近2年时间内,中国向周边的俄罗斯、印度,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四国,以及蒙古、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等10多个国家总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之巨。由于“地缘政治”的历史渊源,这些21世纪以来的超大投资行动,将带动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贸易、人文等一系列国家间的趋势性大变。更为深层的是:到2020年前后(通常是五年期),中国的这些大投资都要到位、完成,但这些大投资“成与败”或多、或少的都面临国与国之间的国际法律争议、诉讼和裁判(如诉诸于WTO组织的中国稀土诉讼、终裁一样), 但中国的这些“政治投资”通常没有、也不愿、不习惯按国际法律程序总裁和判决(如南海争端等等)。

 (B)

中国和日本都在极力争夺印度破败铁路网的升级换代工程。日本提供的是其高速火车技术,中国提供的则是其高铁系统。安倍晋三和莫迪确实拥有从政治资源,到经济制度理念,再到社会价值观、人伦资源等大“合力”的共同之处。二人还都是坚定主张民族正义,各自都有一套针对本国的经济改革方案,这使得他们能够在大选中赢得压倒性多数的胜利。两人从国策、到个人主张都几乎一脉相承,关系堪比世界上任何两位政治家。更重要的是:印度日本具有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盛行的经济制度与国家政治制度的契合与保障。在莫迪推特上,是获得安倍晋三关注的仅有四个总量级的人物之一。

但有国际深度观点认为,中印日的21世纪关系,未必会在亚洲形成对中国的两翼“反北京轴心”,即便莫迪曾借抨击那些抱有“18世纪扩张主义思想”的国家来暗批中国。实际上,莫迪对效仿中国经济改革与比遏制中国更感兴趣。他上任之初曾承诺创造制造业工作岗位、修建高速铁路和“智能”城市。这是一种移植到印度次大陆的中国经济改革模式,这种模式优先考虑修建城市基础设施,以便推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岗位。于是,印度与中国交往只能用“分击”取胜,这是印度莫迪外交与中国与日本的截然不同。

对全球任何关注中国关注着来说,莫迪的管理风格也并不陌生。在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Gujarat),他赢得了具有威权主义倾向的经济改革者的声誉,能想方设法实现目标。中国投资者被印度其他地区的繁文缛节吓退,他们纷纷涌入古吉拉特。还有人说,印度和日本作为亚洲民主主义大国,是对抗共产党的天然盟友,这种看法也存在极端问题。它忽视了中国和印度作为发展中世界两个最大人口国家、同样惊人的相似之处。

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被遗忘的共同命运,使中印两国在从国际贸易规则到全球气候变化等很多国际问题上与发达国家对立,中印都没有在新国际秩序TTP、TTIP、TiSA等21世纪“铁三角”游戏规则中有所建树和地位。中印联手,可以出现全球绝顶的无限风光景致,但囿两国国家政治制度的水火不容、构架的无法调和,中印没有任何可能和几率形成这种全球唯一的“固若金汤”。

即便是在一些重要的政治原则问题上,印度和中国有时也持相同立场。但由于国内政治的原因:印度在中印争议地区克什米尔面临分裂分子的反叛活动;印度一直都为中国65年至今的一致敌人——达赖喇嘛集团提供生存“国都”;中国一直以来担心外国干涉新疆和西藏问题,中印两国都反对任何违反国家主权原则的行为发生。

有评论认为:莫迪是印度至今、最为聪明的一位政治家。莫迪意识到了中国、日本希望与印度加强经贸联系的交织、发展的巨大“天机”,从而让这个可能阻扰中国在亚洲扩大影响力的强大邻国保持中立。而日本则希望通过加强与印度的关系来遏制中国崛起,印度是“分击合力”游刃有余的在中国、日本之间纵横杯葛。印度可以从中日双边都得利益,但必须使用一些巧妙、战略的平衡手段,它的身上有中日两国各自都想要的政治意图和经济资源。除非地区紧张局势再度升级,才可能迫使印度在中国和日本间做出取舍,但经过莫迪新上任这几年的投资铺垫,木已成舟的让印度晚些时候再选择也不迟。

印度总理莫迪在上任后迅速与老对手中国交好,但他也力图避免印度邻国进一步落入中国怀抱:将不丹和尼泊尔作为首次国事访问目的地,并向夙敌巴基斯坦伸出了橄榄枝。对此中国可能并不上心。但莫迪同东京的亲密关系则可能为北京拉响警报,分析人士称莫迪可能将日印关系为其所用。有分析更是认为,在习近平访问期间,中印双方将“强调共同点”,聚焦贸易投资和国际合作。很明显,中国将莫迪治下的印度视作严肃可信赖的伙伴,同时也是潜在对手。

很显然,中印半个多世纪、至今才开始最繁盛经贸合作时代已经来临。这契机的新时代是:印度要想全方位扩展与中日两国的经贸与财富关系,也有足够有亚洲的空间。在与印度的双边贸易方面,日本远远落后于中国。但中国对印度的投资又远远不及日本。著名全球跨国企业Suzuki Motors、三菱(Mitsubishi)和东芝(Toshiba)都对“德里-孟买工业走廊”(Delhi-Mumbai Industrial Corridor)进行了巨额投资。印度庞大的基本建设大投资(包括铁路、水电煤气、交通、城市等等升级)还未起步,这都为中日展开大博弈留下来历史巨大的空间。

习近平和莫迪以及日本都已经表明亚洲言论并非只是空穴来风。三国都已经或正在本国实施实质性经济改革,中国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改变了近20年的连续通缩,但亚洲大国的经济改革可能对国际社会造成更大影响和冲击力。莫迪接手的是需要一个上升的印度经济体。习近平任上是继承了一个增速回落的经济体,他的对策是减少国家对诸如资本、能源和土地等关键领域的大举干涉,并启动国企改革。换言之,他推行了自邓小平以来最新一轮的经济改革;他发起大规模的反腐运动。在新兴世界国家中最强大的亚洲国家迎来了半世纪以来最大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最佳机遇,并处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利的影响事件发展和局势走向的位置。现在轮到这些国家上场,颠覆所谓对其不利的国际机制了。

(C)

这些设想如何实现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印日三位领导人的政治态度。尽管在京都发出了友好的肢体语言,但从某些方面来看,莫迪是三人之中的异类。还有就是,中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制转型的国家,能否“成功转型”面临着全球各国一直的体制制度、货币、领导肌理、民众获益及与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兼容性考验,尽管经济转型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但必须的“政治转型”要比经济转型更艰难、更必不可少,否则就前功尽弃!习近平就面临此难,且难于中国前60多年、前无来者。

相反,在全球国家的大家庭里,做为领导人的莫迪是个彻底“圈外人”,他是茶商之子,社会地位低下,通过个人的奋斗才最后获得了成功(而他的成功,在中国是没有可能的,除非也有人象毛泽东那样“占山为王”),但民心却是三人中之最的。莫迪需要的是善用当初帮他走上印度政坛的那些卓越的技巧,在亚洲半个多世纪的亚洲危险政治激流中前行,给印度带来前所未有的希望。安培也是整个日本1.3亿人近20年通缩终止、让日本重新进行“国强民富”的莫大希望。

印度总理莫迪到访日本,是象富国学习、取经、寻找更大的投资、援助与合作共赢;中国国家主席、党首习近平到访印度,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向最大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一种必然需求战略合作,之所以“合作”,就不可能囿名不见经传的印度向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来投资支援,这是当代最最起码的“国家公理”(现实中还没有贫国投资富国之理论)。习近平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路径,予以强大投资驱动为主导,中国中长期投资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能源3000亿美元,又投资印度1000亿美元,以解印度50多年新“疏经络,化心结”上路,让“龙象共舞”来进一步积累战略互信,打消“经济带争夺战”,扫清合作障碍;就边界问题管控方案充分沟通,不推动“大国博弈”,主张“双向开放”,为未来合作赢得最大共识……但能让有着50多年“死结”和现实国与国最大边界争端、与中国一直“死敌”——达赖喇嘛生存发祥地的印度跟着中国“丝路经济核心方略”来转?

(D)

中国习式“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一直像在包围印度一样,在缅甸、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推进港口和物流基地建设。如果将这些基地连接起来,看起来犹如“珍珠链”。 对于被称为“珍珠链”的中国战略,印度和日美正在保持密切关注。位于太平洋上的马耳他是海洋重要的驿站、只有30多万人口的小岛国,是因为其战略地位处在是确保不经过马六甲海峡和南海而从中东和非洲海上运输天然大动脉资源的海上通道而不可或缺的。位于“珍珠链”中段的印度担心中国获得海军舰船能够利用的港口,并使之成为军事基地。作为对抗中国战略的包围网,印度将通过与包括缅甸在内的东盟(ASEAN)的合作,来描绘“钻石项链”战略。在预定9月17日开始的习近平访印期间,经济关系的强化将成为焦点,但在营造安全保障方面的信赖关系问题上将留下历史的难题——最大边界未决国、最长敌对达赖的生存发源地……

日美两国基于确保海上通道安全的观点,正在牵制中国为港口建设提供支援,此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期间,曾试图将中国的“珍珠链”战略打开缺口。

中国正在积极试图打消这种担忧。习近平提出构建“21世纪陆路、海上丝绸之路”,强调了与南亚各国在经济方面的合作,并隐藏在军事层面的意图。在马尔代夫媒体上发表的文章中,也提到了15世纪明朝派遣的郑和舰队曾两度到过马尔代夫、而马尔代夫方面也派遣使者来华的历史,突出了友好与和平氛围。

作为亚洲经济——中印两大超过25亿人的引擎,应做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中国能量”和“印度智慧”将释放出巨大潜能。中印要共同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国要大力推动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引领亚洲经济可持续增长。

中国21世纪大投资至今进行了两轮:第一轮为能源投资的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及其;第二轮为基本建设投资,主攻是以高速铁路、海运港口、码头和工业园区、智慧城市建设改造——用中国丝绸之路的陆路和海上织起中国周边及其亚洲新战略。

(E)

中日高铁竞争不仅成本誓比高。“日本虽然在向亚洲兜售新干线,但即使零元中标也应该拿下订单”(见2014年9月17日《日本日经济新闻报》《日本专家:0元也要拿下东盟高铁订单》一文),在东盟(ASEAN)各国采访时,从日本专家那里听到了这样看似不着边际的建议。日本政经及专家担心的是:试图掌控东南亚主要铁路大动脉的中国在全力发威,日本要不惜成本、亏到0元也要拿下。

最近,习近平上任近2年来在西亚及中国周边四面开花全面推进陆上、海上“丝绸经济带”,西亚及印度的高速铁路建设已经收入中国囊中,中国政府也正在东南亚推动一项铁路建设计划,通过铁路连接中国云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纵贯东南亚3000多公里的距离。如果该计划得以实现,通过人员往来和进出口贸易,将会加强中国与东南亚的联系,进一步提升中国(或日本)的影响力。那么,对高铁建设者来说,现在是亚洲及中国周边几乎全部收入到“中国高铁”版图势力范围。

需要关注的是中国的兜售、推销高铁建设方式。事实上,中国早已经不再考虑铁路建设的盈利和成本的问题。目前正大打外交牌,抓住对方国家缺少资本的弱点,软硬兼施进行推销高铁建设。

中国与泰国,虽然已经停止实施高铁建设,但面对拥有大量大米库存的泰国,中国去年秋天曾提出用高铁换大米的政策。对于日本一直期望出口新干线的泰国高铁,中国正逐步占有优势。还有老挝,面对财政极度困难,中国将以该国铁路资产及矿山收入为担保,向其融资约合7千亿日元作为建设费。有观点指出老挝没有任何偿还能力,因此有可能以不出资金的方式铺设高铁网。中国正在稳步推进其雄心勃勃的计划。事实上即便日本按建设成本加利润计算出投标金额,也难以成为对手。

日本专家提出“0元也要拿下”建议的是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专家,也得到日本政经界的高度认可,更有高屋建瓴分析认为:这是日本在亚洲的最后一块高铁项目了,将是未来日本高铁50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开拓性建树。有老挝计划投资部高级顾问的铃木基义如此表示。他对即将填满西亚、印度及东南亚这块大高铁“棋盘”的中国攻势产生了极度危机感。铃木提出:“即使零元中标,也能想办法通过日后50年或更长的车辆更新换代、零部件维护、运行维修服务来综合平衡收回成本”。

中国对亚洲的高铁建设项目志在必得、展开了强有力的攻势。中国企业参与了今年7月竣工的土耳其高铁建设项目。中国还提出了修建从昆明到新加坡的高铁项目的构想,这条铁路将由中国主导修建,全长3000公里。为了推进该项目,有报道称中国正在考虑向财政困难的老挝提供约65亿美元的贷款。在7月举行的与泰国军政权的战略对话会上,中国方面也对泰国国内的高铁项目表示关注。

拔得头筹的中国高铁在土耳其初试牛耳。有报道称中国企业的高铁建设成本仅相当于日本的一半,并且工期也短。北京至广州高铁(全长2298公里),高铁项目仅用了六年多时间就于2013年全新开通。

2015年底,东盟经济共同体(AEC)成立后,区域内的贸易将更加活跃。如果中国占据物流网、高铁网的主导地位,日本的损失将无法估量,亚洲从西亚、印度到南亚,日本将无立足之本。因此,日本似乎需要改变短视的观念,懂得“有失才有得”——中国式“放眼量”的发展与历史哲理……

亚洲中国、印度、日本有关贫穷与财富的故事演义,于2014年才第一次刚刚拉开了举世的帷幕。五千年中华民谣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能使磨推鬼。全球第一大最贫穷国家印度正重新翻新着新时代跨越“磨推鬼”传说——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牵引着日本、中国大投资的魔方和魔力……由印度牵引的“鬼推磨”或是“磨推鬼”真能在21世纪亚洲得以完全实现?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巩胜利

本文作者信息

巩胜利(著名独立中国问题学家,财经、社会类评论家)

关注(340513)赞(400)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