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怎玩《清迈协议》游戏?

巩胜利

【核心提示】:中日韩与东盟10国于7月17日宣布称,“10+3”(中日韩与东盟)签署的《清迈协议》修订版于当日正式生效,货币互换资金规模将从1200亿美元倍增至2400亿美元,即使在亚洲发生金融危机时也将可以迅速进行应对。此次各成员国均将注资额提高了1倍,以扩大资金池的资金规模。其中中国和日本出资最多,均为768亿美元,加上韩国,3国的注资额占整体的80%。

中日韩与东盟(3+10)金融货币合作的意义非常简单明确:就是在这些国家遭遇金融危机时,各国如果想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获得资金援助,需要等待2-3周的审查时间。而此《清迈协议》修订版中把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关的可用融资额在资金池2400亿美元中所占比重从20%扩大至30%,可以即刻得到货币帮助。今后还将讨论进一步提高至40%。

此外,此次3+10《清迈协议》还引入了全球最新机制:即这13国之间的各国只需支付一定手续费,便可随时取出事先已设定金额的资金。情况紧急时,将无需向其他成员国提出申请即可获得资金。但是可获得的资金额度并未公布——这“额度”还需要跟进到位才可正式运行。另外,还有中日双边协议的空白状态已持续近1年多时间。另一方面,包括中日、韩国、东盟在内的总计13个国家今年7月17日宣布将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的协议——《清迈协议》资金额度增加一倍,总额达到2400亿美元。但中日韩+东盟10国于7月17日签署的这个新《清迈协议》、这13国家将货币互换2400亿美元协议,也包括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吗之间吗?目前,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所有金融、货币合作都已经囿钓鱼岛事件而全面终止。

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国家与中、日、韩三国于2010年签署了《清迈协议》,初始外汇储备达1200亿美元,2012年储备额被提升至2400亿美元。但《清迈协议》有三个明显的局限性。首先,该协议局限于亚洲区域内;第二,它局限于互惠外汇信贷;第三,也是局限性最大的一点,《清迈协议》仍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公共采购法相关联。这次《清迈协议》重新上路,一是扩大了资本货币总量一倍;二是使用这些货币由自己决定。

中日博弈开杀货币疆场?

囿钓鱼岛事件所致,中国和日本在紧急情况下互换本国货币的货币互换协议已失效近1年多。中日与韩国、东盟(3+10)签署了此多边货币互换协议——《清迈协议》,因此不会很快产生问题,但双边协议是中日金融合作的象征,其走向依然是亚洲、包括成为中日关系整体重建的试金石。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央行)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社书面采访时表示:中日间的协议于2013年9月到期,之后两国为签署新协议进行了沟通。而日本银行(日本央行)的国际局则表示“关于央行间协议,包括其存在与否,原则上不予公布”,拒绝回答其它任何相关问题。这就是说:中日政府间的货币互换没有任何“阳光化”可言。

据知:日本央行和人民央行2002年首次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协议内容是在必要时互换相当于30亿美元的日元和人民币。以此为契机,日本银行开设了北京事务所等,中日金融走上了合作之路。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公布称已续签协议,但一直未具体表明协议有效年限以及双方货币互换的业务往来情况。

中日之间金融、货币协议的重要性历史性下降,同时在2011年的中日首脑会谈上达成协议的广范金融合作的具体化陷入了停滞。2012年6月,日元和人民币实现了直接交易,但由于钓鱼岛事件引发了中日两国的持续对立等影响,日本政府购买中国国债的时间表至今仍未确定。钓鱼岛事件,将可能继续发酵未来中日之间50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军事对峙——空中海上长期演练……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底在北京与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举行了会谈,对改善对日关系显示了积极态度。中日间能否不断推进类似金融合作的具体举措、并借此实现两国关系的重建将成为今后的历史性课题。日本经济,已经基本摆脱了中国“引擎”的动力影响;中国经济也正在更深入、持续摆脱日本互补的增长力。

全球“新第二大经济体”与“老第二大经济体”角力,谁主沉浮?

中日对抗到何时、几时?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巩胜利

本文作者信息

巩胜利(著名独立中国问题学家,财经、社会类评论家)

关注(340602)赞(400)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