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无理由120%回购”的购房保障计划有何风险

余根钱

6月10日,德信地产联合凯银投资在温州推出“三年无理由120%回购”的购房保障计划,引发了市场一片关注。虽然三年后高溢价回价相当诱人,但该计划却潜藏着相当的风险,不仅有可能造成投资者损失,还有可能演变成一种危险的融资方式,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应及早介入,对该行为进行规范。

从企业的角度看,三年20%折合成年利率不到6.3%,再加上过户税费,融资成本也要比信托贷款低很多,因此只要用于该保障计划的房源为滞销房,就可以给企业带来多方面的利益:一是可以把滞销房迅速地转化可用资金,缓解眼下的资金紧缺问题;二是降低融资成本;三是降低资产负债率,增强企业进一步融资的能力。当然,把热销房用于该计划就会得不偿失,因此房企不可能选用这样的房源。

从投资者角度看,6.3%的年收益不算高,但也不算低,同时还拥有三年的房屋使用权,经营好了应该能取得相当的收益,两项收益合在一起还是相当可观的。万一房价大涨,那就更理想了,可惜德信地产的房源在温州,2011年9月以来的房价一直在下跌,大涨没有指望了。投资者的最大风险来自于三年后无力回购的可能性。违约的可能性只能根据房企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涉及资产负责率、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现金流状况、企业竞争力等方面,通常要由专业机构才能作出评估。房地产是高风险的行业,资产负责率很高,2012年浙江省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责高达75.2%,因此在房地产业出现深度调整时,很多房地产企业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一旦出现违约,担保方将成为最后保障。若担保方是独立的第三方,那么同时出现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若是关联方,那么很可能会同时出现危机,担保也就等于没有担保。

只要有足够的房源,“三年无理由回购”就可以做成滚动融资,甚至还可缩短为1年或2年。一旦形成滚动融资,缺乏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就有可能只关注回购加成,而不再关注房价的高低,房地产企业就有可能通过虚高房价获取更多融资。而当资金链出现问题时,房地产企业可以采取更高的回购加成来吸引投资者。虚高房价和更高回购加成结合在一起,后果就是一场金融骗局。

可行性研究报告
余根钱

本文作者信息

余根钱(国家统计局科研所数据质量研究室主任)

关注(33454)赞(56)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