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细分市场情况与发展趋势:中药产品全球化发展 生物药品成为关键增长点【组图】

黄皓月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赛隆药业(002898);恒瑞医药(600276);片仔癀(600436);康缘药业(600557);益盛药业(002566);以岭药业(002603);江中药业(600750);天坛生物(600161);华兰生物(002007)等

本文核心数据:化学制剂产量;中成药产量;疫苗签批发量;血液制品采浆量;细分市场占比等

生物医药细分产品概述

按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生物医药行业可以划分为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生物药物三个子类,其中,现代中药又分为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生物药品又分为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试剂、单克隆抗体等。

图表1:生物医药行业分类

生物医药细分产品供给情况

——化学制剂产量有所回升

经历了2020年疫情爆发导致的产量骤减,2021年中国化学药品制剂的产量有所回升。其主要五大类剂型中,粉针剂产量2021年增长2.5%,达到81.5亿瓶;注射液减少12.2%,为119亿瓶;输液增长4.5%,达到141.8亿瓶;片剂增长1.5%,达到2585.3亿片;胶囊增长14.2%,达到855.2亿粒。

图表2:2019-2021年中国化学制剂主要产品产量(单位:亿片,亿粒,亿瓶)

——中成药产量逐年下降

2016-2022年,全国中成药产量持续下降。2022年,中国中成药累计产量达到227.7万吨,较2021年减少4.1万吨。

图表3:2016-2022年中国中成药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疫苗签批发量小幅下降,血液制品采浆量回暖

随着我国疫苗市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几次大的疫情之后,从政府到民众对疫苗的认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批签发总量来看,2013-2019年,我国疫苗批签发量呈波动态势。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疫苗合计批签发6.5亿支,同比增长15.89%,增速为近十年来最高。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后,中国批签发量受研发技术限制,将呈现平稳波动趋势,2022年小幅下降至6.7亿支。

图表4:2013-2022年中国疫苗批签发量(单位:亿支/瓶/粒)

2006年《关于单采血浆站转制的工作方案》明确,单采血浆站由卫生行政部门改由血液制品企业文设置,浆站与生产企业建立“一对一”供浆关系,加速行业集中。2007年7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发布了《关于实施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检疫期的通知》,要求自2008年7月1日起,所有血浆原料需经3个月以上静置(即业内所称“窗口期”),再经病毒检测合格方可投料生产。受政策影响,2007年全国采浆量下降近50%。2007-2022年,受到规范的浆站开始投入使用、人民献血意识的提高等影响,我国采浆量呈波动提升趋势,2022年血液制品行业采浆量超过1万吨。

图表5:2004-2022年我国血液制品行业采浆量情况(单位:吨)

生物医药细分产品需求情况:化学药品居主导地位

我国化学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839亿元,占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的比重为47%;我国中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679亿元,占比为25%;我国生物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162亿元,占比约为28%。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中化学药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生物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生物药品占比会逐渐升高,这种格局将会被打破。

图表6:2022年中国化学药、中药、生物药市场规模占比情况(单位:%)

生物医药细分产品趋势:中药产品全球化发展,生物药品成为关键增长点

整体来看,我国生物医药技术当前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科研方面,并没有有效地转换为生产力,这不仅浪费了很多的资源,也使得我国的生产实践跟不上研发,造成了生产的滞后状况。从细分产品来看,化学药品目前仍居主导地位,中药产品有全球化发展趋势,生物药品则成为行业未来关键增长点。

图表7: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黄皓月

本文作者信息

黄皓月(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573852)赞(0)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