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一文读懂2021年深圳市发展现状(民生篇)老龄化一线城市最低、教育医疗短板亟待补齐

朱茜

本文核心数据:深圳人口、深圳房价、深圳学校数量、深圳医疗机构数量

1、深圳民生发展总体概况

深圳实际管理人口超过1700万,60%为外来移民。并且,深圳年轻人众多,老龄化程度在一线城市中最低。此外,深圳居民可支配收入位于全国第一梯队,房价全国第一。但是,深圳居民可支配收入目前低于一线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并且深圳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较为短缺。

图表1:深圳民生发展总体概况

分区域看,2020年宝安和龙岗人口排名前二,深汕特别合作区户籍人口最多。在老龄化方面,深汕特别合作区老龄化程度最高,宝安区和光明区老龄化程度较低。

在教育资源方面,大鹏新区人均义务教育学校最多,宝安区人均义务教育学校最少。在医疗资源方面,福田区医疗资源最为丰富,光明区医疗资源最为短缺。深圳各区域民生发展情况如下:

图表2:深圳各区域经济发展对比

南山区、福田区和罗湖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房价较高,属于优享区。盐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房价接近深圳各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房价均价,介于优享区和舒适区之间。龙华区和宝安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但是房价较高,属于奋进区。大鹏新区和坪山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房价均较低,位于普惠区。光明区和龙岗区介于奋进区和普惠区之间。

图表3:深圳各区域民生四象限图(单位:元,元/m2)

注:前瞻根据各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房价均价两大指标划分了优享区、舒适区、普惠区和奋进区。

优享区:人均可支配收入≥64000元,房价均价≥50000元/m2;

舒适区:人均可支配收入≥64000元,房价均价≤50000元/m2;

普惠区:人均可支配收入≤64000元,房价均价≤50000元/m2;

奋进区:人均可支配收入≤64000元,房价均价≥50000元/m2。

2、深圳人口

(1)人口数及户籍情况

——实际管理人口超过1700万,60%为外来移民

深圳是一座新兴移民城市,实际管理人口由1982年的35.19万人增长至2020年的1756.01万人,其中有60%以上为外来移民。“来了就是深圳人”是深圳的独特城市口号,这一口号体现了深圳“开放、包容、创新”的城市文化。

图表4:1982-2020年深圳常住人口及人口户籍情况(单位:万人,%)

——2020年宝安和龙岗人口排名前二,深汕特别合作区户籍人口最多

分区域看,宝安区常住人口全市最高,为447.66万人。龙岗区人口排名第二,为397.9万人。深汕特别合作区人口最少,为6.57万人。

但是,从户籍人口占比来看,深汕特别合作区户籍人口最多,区户籍人口占比高达75.05%。宝安区、龙岗区和南山区户籍人口也排名靠前,各区户籍人口分别占各自区域人口的64.39%、58.41%和63.4%。

图表5:2020年深圳各区常住人口及人口户籍情况(单位:万人,%)

(2)老龄化情况

——深圳年轻人众多,老龄化程度在一线城市中最低

此外,深圳年轻人众多,人口平均年龄为33岁,60岁以上人口仅占深圳总人口的5.36%,深圳老龄化程度是全国一线城市中最低。

图表6:2020年深圳V.S.全国及一线城市60岁以上人口占比(单位:%)

——深汕特别合作区老龄化程度最高,宝安区和光明区老龄化程度较低

分区域看,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老龄化程度最高,深汕特别合作区60岁及以上的比重高达13.54%。而宝安区和光明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低于4%,这两大区域老龄化程度较低。

图表7:2020年深圳各区60岁以上人口情况(单位:%)

注:深汕特别合作区未公布相关数据,因此未纳入分析中。

3、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深圳居民可支配收入位于全国第一梯队,但低于一线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

深圳居民可支配收入位于全国第一梯队。2020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878元,比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3万多元。不过,深圳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一线城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值(68712元)。

图表8:2016-2020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图表9:2020年深圳V.S.全国及一线城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2)2020年福田区和南山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光明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最快

分区域看,2020年福田区和南山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万元,这两个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整个深圳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多元。宝安区、龙华区、龙岗区、光明区、坪山区和大鹏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整个深圳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大鹏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仅为44032元。

不过,光明区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最高,为7.3%,远高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前二的福田区和南山区。

图表10:2020年深圳各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注:深汕特别合作区未公布相关数据,因此未纳入分析中。

4、深圳房价水平

(1)深圳房价全国第一,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上海

深圳土地资源有限,但是每年人口流入众多,因此深圳房价高企。据统计数据显示,深圳房价位居全国首位。2021年3月,深圳房价均价为90049元/ m2,远高于排名第二的上海。

图表11:2021年3月全国房价均价TOP10城市(元/m2)

注:上图价格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

(2)南山房价最高,坪山区房价最低

目前,南山区房价最高,超过10万元m2;其次是福田区,房价为9万多元/m2。坪山区房价最低,为3万多元/m2。

图表12:2021年6月深圳房价均价TOP10城市(元/m2)

注:1)注:上图价格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2)深汕特别合作区未公布相关数据,因此未纳入分析中。

5、深圳教育资源

(1)先天不足,地方政府极力补齐短板

深圳教育资源先天不足,义务教育学校较少。并且,深圳是个外来人口持续增长的城市,在土地资源又较为有限的情况下,其本就短缺的教育资源更是无法满足教育需求。

2016-2020年,深圳义务教育学校数量逐年增长,但是人均义务教育学校呈现波动变化,2020年深圳人均义务教育学校仅为0.54所/万人,低于一线城市人均义务教育学校。

图表13:2016-2020年深圳义务教育学校数量及人均义务教育学校(单位:所,所/万人)

注:人均义务教育学校=义务教育学校/常住人口数量

图表14:2020年深圳V.S.全国及一线城市人均义务教育学校(单位:所/万人)

住:2020年北京和广州义务教育学校数量暂未公布,因此前瞻在此采用2019年北京和广州义务教育学校数量/2020年北京和广州常住人口数量算出北京和广州人均义务教育学校数量。

因此,长期以来,深圳十分重视教育建设,持续投入经费用于教育事业。2016-2019年,深圳教育公共预算支出持续扩大,2019年深圳教育公共预算支出达到716.55亿元,2016-2019年深圳教育公共预算支出年复合增速高达25.97%,增速远高于全国、一线城市教育公共预算支出。但是,整体来看,深圳2019年的教育公共预算支出仍低于北京、上海、一线城市教育公共预算支出平均水平。

图表15:2016-2019年深圳教育公共预算支出(单位:万元,%)

图表16:2020年深圳V.S.全国及一线城市的教育公共预算支出(单位:元)

(2)大鹏新区人均义务教育学校最高,宝安区人均义务教育学校最少

分区域看,大鹏新区、南山区、盐田区、罗湖区、坪山区和福田区人均义务教育学校超过深圳人均义务教育学校,其中大鹏新区人均义务教育学校最多,为0.83所/万人。宝安区人均义务教育学校最少,仅为0.29所/万人。

图表17:2020年深圳各区人均义务教育学校(单位:所/万人)

注:深汕特别合作区未公布相关数据,因此未纳入分析中。

6、医疗资源

(1)医疗资源较为短缺,地方政府加大投入

医疗资源也是深圳的另一大短板。尽管2016-2020年深圳卫生机构床位数量逐年增长,但是人均卫生机构床位呈现波动变化,2020年深圳人均床位数量仅为35.82张/万人,远低于一线城市人均卫生机构床位均值,甚至仅是上海人均卫生机构床位的一半左右。

图表18:2016-2020年深圳卫生机构床位数量及人均卫生机构床位(单位:张,张/万人)

图表19:2020年深圳V.S.全国及一线城市人均卫生机构床位(单位:张/万人)

此外,相比其它一线城市而言,深圳拥有的三甲综合医院数量极少,仅为7家,而广州拥有的三甲综合医院数量达到36家。

图表20:2020年深圳V.S.一线城市三甲综合医院数量(单位:家)

正因如此,深圳一直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这条路上奋力追赶。2019年,深圳市卫健委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全市现有23家市属公立医院和50家区属公立医院“一分为二”,即市属公立医院牵头建区域医疗中心,“主攻”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区属公立医院则建基层医疗集团,“主攻”占比高达90%以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同时提出,到2025年全市将组建23个区域医疗中心“建高地”,20家基层医疗集团“强基层”,共同组成全市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16-2019年,深圳医疗卫生公共预算支出持续扩大,年增速均在15%以上,其中2016年更是高达33.65%。2019年,深圳医疗卫生公共预算支出为335.49亿元,同比增长19.18%。

不过,尽管2016-2019年深圳医疗卫生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速均超过全国、一线城市医疗卫生公共预算支出增速,但是深圳医疗卫生公共预算支出依旧低于北京、上海以及一线城市医疗卫生公共预算平均水平。

图表21:2016-2019年深圳医疗卫生公共预算支出(单位:万元,%)

图表22:2020年深圳V.S.全国及一线城市的医疗卫生公共预算支出(单位:元)

(2)福田区医疗资源最为丰富,光明区医疗资源最为短缺

分区域看,福田区医疗资源全市最丰富,2020年福田区人均床位数量高达82.92张/万人,远高于深圳全市人均床位数量。罗湖区、坪山区人均床位数量也均较深圳全市人均床位数量多,分别为54.5张/万人和45.2张/万人。光明区人均床位数量最少,仅为14.61张/万人。

图表23:2020年深圳各区域人均床位数(单位:张/万人)

注:深汕特别合作区未公布相关数据,因此未纳入分析中。

目前,深圳全市的三甲综合医院落在了罗湖区、福田区、龙岗区、南山区和宝安区,其中罗湖和福田区各拥有2家三甲综合医院,龙岗区、南山区和宝安区仅拥有1家三甲综合医院。

图表24:2020年深圳各区域三甲综合医院数量(单位:家)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深圳市数字经济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朱茜

本文作者信息

朱茜(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16190873)赞(2309)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