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水产加工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精深加工是未来发展方向(二)【组图】

朱琳慧

水产品加工行业是渔业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水产品加工行业运行态势基本平稳,水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稳步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和重构步伐加速,全年加工总量为2170万吨,行业总产值约4441亿元。随着水产加工企业数量进一步减少,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同时,随着加工设备的改造升级和产品储存技术的提升,水产加工能力总体提升、冷库冻结能力也进一步优化。但是,与国际水产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加工技术还处于“初加工”阶段,借鉴发达国际的行业发展经验,未来“精深加工”将是我国水产加工业的发展方向。

1、水产品加工行业产品类别

水产品加工包括以鱼、虾、蟹、贝、藻等的可食用部分制成冷冻品、腌制品、干制品、罐头制品和熟食品等的食品加工业和以食用价值较低或不能食用的水产动植物以及食品加工的废弃物等为原料,加工成鱼粉、鱼油、鱼肝油、水解蛋白、鱼胶、藻胶、碘、甲壳质等的非食品加工业。具体产品主要包括:冷冻水产品、鱼糜制品及干腌制水产品、藻类加工品、鱼油提取及制品的制造和水产品罐头制造产品等。

图表1:水产品加工行业产品类别

2、2019年我国水产品加工总量小幅提升

随着国民生产水平的提高,健康饮食重视程度的提升,带动我国食品消费结构的升级调整,水产品具有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等特点,迎合了目前市场追求健康食饮的趋势。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水产加工总量呈稳定增长态势。2019年,水产品加工总量为2170万吨,同比增长0.61%。其中,海水加工产品总量为1776.09万吨,淡水加工产品总量为393.83万吨。

图表2:2015-2019年我国水产品加工总量变化趋势(单位:万吨)

3、水产冷冻品总量最大,虾类加工品最受市场追捧

2019年,我国水产加工品中,水产冷冻产品的加工量最大,约1532万吨,占比水产总加工量的71%;其次是鱼糜制品及干腌制品,加工量约292万吨,占比13%;排名第三的是藻类加工品,加工量为115万吨,占比5%。

图表3:2019年我国水产品加工量产品结构(单位:万吨,%)

水产加工品的部分细分产品中,虾类产品的加工量最大。数据显示,2019年,克氏原蜜虾(俗称“小龙虾”)和对虾的总加工量接近100万吨,“吃虾”已逐渐成为人们饮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表4:2019年我国水产品加工量部分产品加工量及占比情况(单位:万吨,%)

4、“精深加工”是我国水产加工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水产加工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总体来看,大部分水产加工只处在初加工环节。为了加强对水产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国际水产发达国家逐渐发展了水产品精深加工工业,主要包括低值产品的综合利用,优质产品的精深加工,合成水产食品及保健美容水产食品的逐步发展等。例如,日本企业利用水产品加工中废弃物所开发制成降压肽、鱼皮胶原蛋白、鱼精蛋白等已作为产品进入市场。因此,提高水产品加工的技术含量、多元化开发水产食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是我国水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图表5:水产品精深加工工业的业务内容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水产品加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朱琳慧

本文作者信息

朱琳慧(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3933616)赞(118)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