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级高新区发展规模及市场趋势分析 高新区优势不断增强【组图】

柯素芳

全国国家级高新区达168个 东部地区优势明显

国家级高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或者各地政府建立,国务院批准升级的为发展高新技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特定区域。主要依靠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区域经济实力、地理位置以及对外开放等优势,集中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的高新技术产业。

1988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随着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优势和实力不断突出,以及国家推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国家加快了国家级高新区的批复。

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仅为54个,至2017年底达到了156个,随着2018年3月国务院批准又同意12个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达到168个。十年间增加了112个,远高于2008年前二十年的增长。

图表1:2008-2018年全国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增长情况(单位:个)

从国家级高新区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该区域的7省3市集中了70个国家级高新区,约占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的42%,区域内的江苏、广东、山东分布以17、14、13个国家级高新区是数量位列全国前三;中部6省以43个国家级高新区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湖北达到12个,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四;此外西部地区也表现突出,达到39个,仅次于中部第一4个。从国家级高新区地域分布来看,正逐渐趋于均衡。

图表2:截至2018底国家级高新区区域分布情况(单位:个,%)

国家级高新区赶超国家经开区,优势不断增强

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统称为国家级开发区,二者共同作为国家产业战略发展引导和宏观经济增长的引擎,改革开放以来,对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实力的提升、产业的聚集和转型升级均产生了巨大的贡献。

从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各自发展情况来看,早前,国家级经开区发展迅速,数量从2006年的49个增长至2014年的218个,而国家级高新区相对缓慢,从2006年的54个增长至2014年115个;2014年以后,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基本稳定,在2015年达到219个,至今未有增加。而国家级高新区则发展迅速,2015-2018年四年间从增长了53个,达到168个。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差距不断减少。

国家高新区数量的迅速增长得益于整体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的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14年国家高新区总产值为6.96万亿元,低于国家经开区的7.65万亿元;2015年国家级高新区以8.07万亿元的总产值实现赶超,且距离正在逐渐加大,到2017年国家级高新区产值达到9.52万亿元,较国家级经开区多0.41万亿元。预计随着国家级经开区数量的稳定,以及国家级高新区的持续发展,二者产值规模不断拉大将成为常态,国家家高新区的规模优势将持续凸显。

图表3: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增长趋势(单位:个)

图表4:2014-2017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经开区产值规模变化趋势(单位:万亿元)

从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竞争情况来看,国家级高新区的优势更是非常突出。根据2018年12月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竞争力百强研究白皮书》显示,百强榜单中,国家级高新区以66个上榜量占据绝对优势;榜单前10名中,高新区8个,经开区2个;前20名中高新区14个,经开区6个。

图表5: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竞争力百强结构(单位:个)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产业园区开发商典型商业模式与设计策略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柯素芳

本文作者信息

柯素芳(产业研究专员)

关注(6405112)赞(377)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