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茶产值、产量双增 茶叶内外销市场将继续回暖

项靖雯

名优茶产值、产量双增,茶类结构持续优化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茶叶市场中,名优茶产量127.4万吨,增幅6.8%;大宗茶产量133.5万吨,增幅为7.0%。名优茶产值1427.8亿元,增10.42%;大宗茶产值479.8亿元,增幅23.3%。名优茶与大宗茶产量占比分别为49%和51%,产值占比分别为75%和25%,名优茶占比均有所增加。

图表1:2017年国内大宗茶与名优茶产量、产值增幅及比例(单位:%)

国内茶业市场中,茶类结构持续优化。2017年,绿茶占总产量的比重继续下调,降至61.0%;黑茶、白茶等品类占比继续上升。同时,柑普茶、柑红茶、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增加。

图表2:2016-2017年国内各茶类产量比例变化(单位:%)

绿茶仍是内销、外销主力品类,内销市场消费升级、营销模式异化,外销市场较为集中

2017年,国内茶叶年消费量超过190万吨,市场销售额达到2353亿元,增幅9.54%。分析认为,高档茶价格平稳、销量略减,中低档茶的价格差距继续缩小,价格略升、销量稳增等原因使得茶叶销售额增幅超过消费量增长。

细分品类来看,内销市场中茶叶产品结构微调,但格局依然稳定,绿茶仍是主导茶类,黑、红、白茶增速较快。

图表3:2017分茶类内销量占比(单位:%)

同时,茶叶内销市场出现新群体年轻化、消费升级的特点。2017年,我国茶叶消费群体继续保持增长,测算达4.9亿,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此外,营销模式异化也是茶叶市场新热点。2017年,网红经济催动新式茶饮异军突起;精准定位市场与目标客群催生极简主义,运用现代营销理念重构茶业资源;“工匠精神”成为消费者心目中高品质的直观象征;社交电商的兴起更易使消费者融入度提升,形成“一对一”互动式服务。

绿茶仍然是外销市场中的主力。2017年,绿茶出口量占所有品类的83%,同时红茶、花茶出口量也有较大的幅度提升。2017年,我国茶叶出口至12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超过万吨的国家和地区有12个,占全年出口总量的64.8%。

图表4:2017年分茶类出口量与出口集中度(单位:%)

质量、效益、安全水平提升,内外销市场继续回暖,茶叶市场创新发展

行业相关协会分析指出,2018年,中国茶叶市场将有以下方面的提升和发展。

质量效益产能提高。茶叶总产量继续小幅微升,预计2018年全国茶叶总产量在270-280万吨;农业产值预计可达2000亿元。名优茶产量继续回调,名优茶产值增幅较上年有明显增加。

食品安全继续提升。迎合绿色优质的市场消费趋势,茶叶产品的品质将继续向好发展。预计2018年及今后一段时期,茶叶质量安全形势仍将保持平稳提升态势,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内销市场重拾升势。高中低档茶产品结构调整到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产品、定制产品继续增多;品牌打造成为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实体店+互联网转型新零售后出现转机,终端消费主要模式从茶叶连锁店向现代茶饮店转变。

外销重新恢复常态。由于中国茶叶出口市场仍以传统市场为主,虽然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口量有所增加,但考虑到成本因素;预计2018年之后,总出口量将回归33万吨左右水平,出口额重回在14-15亿美元区间。

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在质量安全总体平稳的形势下,中国茶产业将以茶叶产业供应链升级为依托,以“乡村振兴”和“打造中国茶叶品牌年”为主线,通过资源整合跨界融通,共享合作。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茶叶种植与加工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靖雯

本文作者信息

项靖雯(前瞻产业研究员、 分析师)

关注(994425)赞(43)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