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稀土供应缺口持续扩大,去产能政策走向下国内稀土企业将受益

韦婷

世界稀土供应缺口持续扩大 中国对世界贡献大

根据世界稀土供需趋势,2000年至2006年,世界稀土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但期间中国消费量也仅占世界稀土消费的比重不断拔高,从25%不断上升至56.23%;从供需缺口看,每年基本都有盈余。

不过随着新技术和新兴行业的发展与崛起,特别是材料学和航天科技科技的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则直接带动了稀土在永磁材料领域的爆发式应用。与2006年以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7年后世界稀土供需格局发生了反转,由原来的供大于求变成了供不应求。

根据最新获取的数据,2016年世界稀土的产量为12.6万吨,与此同时世界稀土的消费量为24.5万吨,供求缺口达11.9万吨,可谓惊人。同时,根据数据可知,2016年,中国稀土供给对世界稀土供给的贡献已达到83%,贡献程度之高让人惊叹!

图表1:2000-2016年世界稀土产量、消费量、供应缺口以及中国消费占比(单位:吨,%)

图表2:2017年稀土应用领域分布情况(单位:%)

稀土具有超高的战略地位 中国当积极保护

稀土的战略地位要从它的特性说起,稀土具有极为丰富的光、电、磁、热等特性,即可广泛应用于玻璃、冶 金、陶瓷、石化等传统领域,也可应用于永磁材料、储氢材料、催化剂、高温超导等各种高新技术领域。

举例说明,稀土在工业中多用于永磁电机的生产,稀土的加入可极大降低永磁电机的噪音,这在作战中,有利于我方战机近距离作战而不被发现。同时,制造业是各路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制造2025"更是彰显了我国全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的决心。正因为稀土在工业领域的特殊作用,以及它的不可再生性,才让它具有超高的战略地位。

中国是幸运的,从全球稀土储量分布结构来看,中国以4400万吨的稀土储量位列虽然中国稀土储量巨大,不过对全球市场所承担的稀土供应量却远超过正常储量范围。同时,在中国土地上,依旧有"稀土黑厂"的存在,使得大量稀土资源贱卖,保护稀土,刻不容缓。

6大稀土集团有望改变稀土贱卖历史

随着市场对稀土金属需求的不断增加,同时,由于生产稀土金属起始投资相对较少,见效较快,20世纪80年代后期稀土金属生产厂急剧增加,据初步统计在6大稀土集团未成立前,我国共有近160家企业生产单一稀土金属、混合稀土金属和稀土硅铁合金。价格方面,因稀土金属生产厂家过多,产品趋同,市场竞争激烈,造成生产稀土金属利润很低。

为解决稀土贱卖的问题,2015年,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稀土大集团组建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形成了"5+1"南北六大稀土格局。其中的"1"是指北方稀土,重点整合的是内蒙古、甘肃的稀土资源和企业。而"5"则是指中国铝业、厦门钨业、中国五矿、广东稀土和南方稀土,重点整合的是江西、湖南、广东、福建、云南、广西、江苏、山东、四川等地的稀土资源和企业。

至此,全国的稀土开采牌照牢牢握在六大集团手中,稀土行业格局也被重塑,行业集中度大幅提供,对供需的把控力度更强,进一步协助国家对稀土行业的整治,也加强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对稀土的定价权。

图表3:六大稀土集团主要整合区域

打黑、去产能有望让国内稀土企业进一步收益

"黑厂"一直稀土行业绕不去的话题,"黑厂"环保成本低,所以即使对稀土进行贱卖依旧可以赚取高额的利润。而正规稀土开采商则因为受监管,环保成本高,而不得不提高稀土的贩售价格。"黑厂"的存在,让国家稀土贱卖,还让稀土行业上演"劣币驱良币"的戏码。

所以,保护正规稀土采矿商,首要就是进行"打黑"。近年来,我国对稀土行业"打黑"的力度以及频次都在上升,保护了正规稀土企业的利益。

图表4:2012-2017年国家打黑举措

同时,根据国家《稀土发展"十三五"规划》,可知国家去产能的决心不变,如规划中两个负向指标,其一,冶炼分离产能从30万吨缩减至20万吨;同时,国家要大力发展稀土高端产品,稀土出口产品初级原料的比重应由2015年的57%降至30%。

通过以下指标可知,未来国内稀土行业的发展将主要围绕集约化、绿色化、高端化等目标。国家去产能,一方面避免了行业的全面竞争,一方面,也有利于对稀土供给进行把控,进一步把控稀土定价权。长久看,国家去产能政策让稀土企业受益。

图表5:2020年我国稀土行业发展主要目标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稀土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韦婷

本文作者信息

韦婷(前瞻产业研究员、 分析师)

关注(2878362)赞(51)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