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建设进入深水区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是关键

朱茜

 特色小镇建设进入深水区

自从2016年7月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后,全国掀起了建设特色小镇的热潮,经过一年的时间,特色小镇建设已进入深水区。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战略规划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对全国31个省市特色小镇产业规划的汇总,四川、云南提出到2020年建设200个特色小镇,还有13个省市提出计划建设100个,这些省份2020年的规划目标高达2468个,远远超过三部委的规划。

根据已经初步建成、有企业进驻运营的部分小镇统计来看,平均一个特色投资额约为50-60 亿。按照住建部总规划1000个特色小镇,将产生5-6万亿投资额。如果按31个省市的规划总和,2400多个特色小镇将产生12-15万亿投资额。而建成后的特色小镇如果能够形成利润生产中心,带动片区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然而,如果大的蛋糕在面前,很多地方政府却不知道如何“下嘴”,不知道特色小镇究竟应该怎么建,也有人担心,随着特色小镇的全面铺开,一些小镇已经被“房地产化”了。

图表1:2020年全国31个省市“特色小镇”规划目标将近2500个

2020年全国31个省市“特色小镇”规划目标将近2500个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是关键

在实际打造特色小镇过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一镇一特色的原则,根据乡镇特色、优势产业挖掘特色小镇的空间,成为从众多特色小镇脱颖而出的关键。

比如,有的小城镇毗邻城市,工业基础较好,可以加快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工业,如浙江义乌小商品、黄岩磨具、佛山陶瓷、顺德家电、虎门服装等等。

有的小城镇农业资源丰富,可以打造出有价值的农产品品牌,例如江西赣南的脐橙、山东栖霞的苹果、山东烟台的樱桃、广西百色的芒果等等。

有的小城镇拥有特色旅游资源,可以顺应目前国内旅游市场向散客主导和多样体验转变的趋势,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例如江西婺源的油菜花海、新疆伊犁的薰衣草、辽宁盘锦的红海滩等等。

虽然“产业类”特色小镇与产业多元结合,是比较“高端”、比较容易创出“独一性”的方式,但这只适用于产业基础深厚的乡镇,对于大多数没有产业基础、但旅游资源丰厚的小镇来说,走“旅游”模式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具体来看,旅游小镇和产业小镇的出发点完全不同,旅游的核心是“消费”,尽可能的吸引消费者来流动消费;产业的核心是“生产”,尽可能高技术人才创业就业,长期定居。这也造成二者发展路径截然不同,所需要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盈利模式也都差异巨大,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同原搬照抄。

概括来说,旅游特色小镇对于交通和区位因素的要求较低,但是对天然的特色旅游资源要求颇高,建设成本主要集中在景区的开发,并通过旅游运营获取盈利,和一般景区并无二致;产业特色小镇对交通区位以及产业配套要求较高,比较容易出现在大中城市周边,通过税收、政策补贴、管理收费等盈利。

图表2: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打造的差异

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打造的差异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可行性研究报告
朱茜

本文作者信息

朱茜(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15896487)赞(2308)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