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票房有望破8亿 刷新《致青春》记录

孙海红

 12月5日上映的青春浪漫电影《匆匆那年》成为近日热门的话题,对于电影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其吸金能力有目共睹。《匆匆那年》首周上映3天票房超过2亿,成为周票房榜冠军;6天突破3亿,将同期播映的《太平轮》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刷新中……

票房有望突破8亿

自宝岛台湾飘过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开始,近年国内电影市场掀起了一股青春怀旧电影风。2013年赵薇导演处女座《致青春》及今年上半年高晓松同名歌曲电影《同桌的你》,不仅卖座,且备受好评,可谓口碑票房双丰收。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致青春》上映3天票房破亿,6天破3亿,16天破6亿元,2013年总票房达7.19亿,在2013年国内电影票房排行榜中排名第三。《同桌的你》上映3天票房达1.01亿,9天破3亿,总票房4.56亿。

据笔者统计,当前微博"电影匆匆那年"粉丝已达20万,微博阅读更是达到惊人的4.8亿,成为了网络上网友讨论的最热门话题之一,另外考虑到《匆匆那年》的高排片率及当前影院上映的影片竞争力不强,预计《匆匆那年》的票房将继续走高,总票房有望突破8亿。

图表:三部电影票房比较

三部电影票房比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小成本电影的成功之道

这些青春浪漫怀旧电影在高票房的背后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小成本制作。《匆匆那年》成本4000万,《致青春》制作成本和宣发接近6000万,《同桌的你》制作成本仅2000万,与那些动不动就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的大成本制作想去甚远,但是却能收获如此好的成绩,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电影题材:青春从来都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容易勾起人们的缅怀,也最容易引起共鸣。因此,青春爱情怀旧题材的电影是非常讨巧的,更能吸引人们走进电影院,去寻找、回味青春的记忆。虽然这几部电影原本定位在70、80后,事实上90后,60后也囊括进来了。

2、粉丝经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致青春》、《匆匆那年》都是由同名小说改编,原小说就沉淀了巨大的粉丝基础。《同桌的你》影片创意来源于高晓松创作歌曲《同桌的你》,这首耳熟能详的校园民谣无疑也拥有着大量粉丝。另外,全明星演员以及导演的粉丝号召力,加上圈中好友的推荐,都为影片积蓄了巨大的"粉丝"力量。

3、宣传营销。当年《致青春》的营销被广为称赞,其社交媒体的成功应用及话题营销被作为优秀案例拿来学习,"有一种感情叫赵薇黄晓明"相信让很多人印象深刻。现在,社会化媒体营销已是电影营销的常用手段。《匆匆那年》在社交媒体营销之外,邀王菲演唱同名主题曲,并利用主题曲大做文章,粉丝性、话题性等商业元素一应俱全,这种"社交+音乐"的创新玩法必定能产生很好的营销效果。

  相关推荐
   两大首富马云王健林纷纷进军电影产业
   《星际穿越》口碑票房双收 高智商烧脑
   谢霆锋1.2亿入主汉传媒 将在电影行业
   中国电影国内火爆国外遇冷 分析国产电影
   2014年我国电影票房将破300亿
可行性研究报告
孙海红

本文作者信息

孙海红(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544879)赞(209)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