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环保、拥堵倒逼有轨电车发展 有市场但难当大任

吴修乾

 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2013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城市人口的大幅增长对城市客运产生了压力。而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问题也十分严峻,发展公交运输受到抑制。除此之外,石油能源问题也是困扰全球发展的重要议题。因此,亟需发展运量大、环保的城市有轨交通运输系统。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出:根据不同城市规模和特点,制定差别化的轨道交通发展目标,有序推进轻轨地铁、有轨电车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市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逐步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市区人口超过300万的城市,初步形成轨道交通网络主骨架。市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结合自身条件建设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系统。

有轨电车作为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二三线城市的发展重点。有轨电车的最大优点就是低能耗、无排放。电车用的是电能,在制动减速过程中还能采用“再生制动”模式,可将动能转化为电能,节能效率高于汽车。除此之外,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研究显示:与地铁相比,现代有轨电车与地铁相比,工程投资省,建设周期短,运营费用低,维修方便,审批流程简单;与公交相比,服务水平达到地铁标准、运力更大、速度更快、使用寿命更长、低碳环保、乘坐舒适、准点率有保证。由于现代有轨电车是专轨专线,所以其时速比公交车和出租车都要快很多。下图列示了中国北车对各种交通工具的对比数据:

图表:地铁、公交、有轨电车对比图

对比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鉴于以上优势,对于难以满足地铁建设要求,资金紧缺且交通压力大的城市而言,有轨电车成为优先选择。目前,我国已经有40多个城市制定了有轨电车的发展规划。上海、南京、苏州等地的有轨电车已经进入市场运营。

根据对各个城市建设有轨电车目的分析,前瞻网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报告分析认为,各大城市建设有轨电车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有轨电车项目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能在短期内实现“准轨道”的公交服务水平,将解决近期内城市主要地区的交通供需矛盾。

2、从国内外城市经验看,主要用于地铁、轻轨站点之间的连接,减少市民出行换乘次数,是前两者加密线、延长线。

3、是大城市组团、新城之间互联互通线。

4、是特殊景区、开发区、新城区内部骨干交通。

从发达城市的经验看,有轨电车基本上遵循以新城为核心的主导思想,而城市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往往是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最为集中、承担城市经济发展引擎的区域。

但是,有轨电车需要在地面建设固定的轨道,对于交通体系已经成型的大城市而言,有轨电车很难形成规模化发展。特别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既具有汽车的灵活性,又具有有轨电车的环保、低能耗的优点,将对有轨电车的发展形成冲击。因此,现代有轨电车是中小城市轨道交通首选,大城市重要补充,但在城市的发展中难以形成主导地位。

可行性研究报告
吴修乾

本文作者信息

吴修乾(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263775)赞(96)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