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还是人展 中国车展背后畸形的汽车文化

前瞻汽车销售报告研究显示:从2009年开始,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的汽车产销的比重均已经突破25%。巨大的汽车消费需求吸引了全球汽车厂商,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厂家的必争之地。车展作为企业展示实力的重要平台,其举办的次数、规模也屡创新高。虽然国家相关部门没有对车展的数量进行过完整的统计,但从互联网上零星的统计来看,国内车展每年的举办规模已经突破百场。初步统计,2012年我国汽车展会的数量突破239场,2013年汽车展会的数量也在100场以上。以2012年的数据计算,平均每个星期举办4场以上。

展会营销已经成为各行业推销产品的重要方式。通过展会的方式能够将行业内最先进的产品进行集体的亮相,一方面能够让消费者进行货比三家,吸引潜在消费者;另一方面,企业之间也能够相互学习,了解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会展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研究显示:2013年全国共举办3021个展览会。其中经贸类展览会共计2363个,占全部展览会的比例约为81%;人才招聘会共计330个,占全部展览会的比例约为12%;展销会共计263个,占全部展览会的比例约为5%。

因此,我国汽车展会的高规模、高频率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我们却看到国内车展已经有些误入歧途。本质上来讲,汽车展会最受关注是汽车产品优美的设计、先进的技术以及良好的性能,特别是汽车制造商超前设计的各种“概念车”。而我国车展早已经忽略了对汽车的设计、技术和性能等的关注,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各种噱头,大肆炒作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最终各个利益群体获得最大的利益。

特别是近几年,车模群体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汽车展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新闻媒体来讲,报道车模还是汽车不再是一道选择题。对消费者来讲,看车还是看人也不再是一道选择题。以2014年4月20日开始举行的北京车展为例,媒体最先报道的是美女如云的车模,最先吸引消费者的还是车模。

通过车模吸引消费者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本末倒置的话,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汽车文化的不成熟以及畸形发展。对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而言,汽车文化体现了一个国家汽车消费的价值观,是汽车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之后,对生活理念、科技等的探索,更快、更远也不再是消费者的最终追求。虽然我国汽车产业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但对汽车消费的理念还只是停留在低级阶段,汽车文化还尚未成熟。多数人只是把汽车作为附庸品,追求的只是表面,缺少对汽车消费更深层次的探索。

一个良性发展的汽车产业,需要一个健康的汽车文化作支撑。而健康的汽车文化要求人们去追求更深层次的汽车消费理念。古人云:“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最浮夸的消费追求只会让我国汽车产业失去发展的重心。

可行性研究报告
吴修乾

本文作者信息

吴修乾(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263101)赞(96)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