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发展黄金期结束 信托行业亟需转型

 2014年,国内信托产品将迎来集中兑付期,到期的信托产品达到了4.5万亿元,比2013年2.6万亿元的到期规模增多77%。目前,在信托主要发行渠道--银行代销被大规模封杀,而第三方理财渠道可能随时被叫停的情况下,信托难以通过发行新产品来应对兑付洪峰的来临。

1、十年发展黄金期结束

2014年2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286只,环比下降41%,同比下降14.63%;成立产品规模合计185.2亿元,环比下降63%,同比下降55%;这已是产品成立数量规模连续两个月大幅下降。相比前几年,信托行业发展疲态尽显。2013年,信托公司信托资产总规模为10.91万亿元,同比增长46.00%。而2012年为55.26%,2011年为58.25%,2010年为60.24%。

2013年信托业开始显现的发展疲态,根本原因是支撑信托业快速发展的主流业务模式,即发挥私募投行功能的融资信托业务模式(私募投行业务),在新的经济背景下开始遇到不可避免的挑战。从功能口径统计来看,2013年,融资类信托资产规模达到了52093.77亿元,占比为47.76%。看似融资类信托占比在不断下降,而且已经降到了50%以下。

2011-2013年信托行业信托资产结构情况(单位:亿元,%)

2011-2013年信托行业信托资产结构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从资金信托运用方式口径的统计看,以贷款、可供出售及持有至到期投资、买入返售三种方式运用的信托资金,基本上可以归口为融资信托资产,此三种方式运用的信托资金规模达到6.96万亿元,占资金信托总规模的比例则高达67.49%。融资类信托依然占据了信托资产的绝对主流。

融资性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缺乏流动性,缺少风险定价、风险转移、风险缓释机制,所以一旦经济下行,信托行业融资类业务将面临很大的兑付风险。而且,由于信托行业面临着刚性兑付的“潜规则”,所以融资类业务的兑付风险全部转入了信托公司内部,一旦出现兑付问题,信托公司就要想办法进行兜底处理完成兑付。

在兑付压力越来越大以及市场利率中枢上移的情况下,信托产品违约事件势必将不断发生,信托行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从信托行业发展来看,在需求递减、风险递增、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支撑信托业过去发展的私募投行业务模式在新的经济形势和经营环境下,已经遭遇到严峻挑战。信托行业十年发展的黄金期已经结束。

2、行业发展亟需转型

虽然信托业的成长拐点尚未到来,但是信托业的经营拐点已经到来,信托行业需要寻求经营战略的重新定位。信托行业亟需通过转型改变过去的经营方式,减少融资性信托产品,大力发展投资型产品,回到信托发展的本源。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信托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显示,未来可选的经营战略转型方向包括:专业私人财富管理信托公司、专业的金融信托服务机构、以投资管理为主的专业信托公司、综合性的信托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

信托公司都应该选择自身的转型道路,尽管转型道路选择可以不同,但是无论如何,信托公司都应当在专业投资(资产)管理能力和高净值客户的服务能力方面寻求提高和突破,从而实现信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信托业的转型之路必将充满新的挑战,需要重新建构业务模式,打造新的业务能力。

可行性研究报告
李宇浩

本文作者信息

李宇浩(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184192)赞(374)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