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处理行业市场化渐显 2014年民营企业将唱主角

 2012年以前,我国固废工程建设多数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同时适当吸引社会资本进驻。大多较大的固废工程建设,掌握在地方政府设立的环保公司或水务公司手中,而民营企业参与度普遍较低。另一方面,由于固废工程建设利润稳定,使得大多数地方政府不愿放手所有权和经营权,导致我国固废工程建设整体市场化程度偏低。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固废处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固废工程建设中标项目中,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占48%的市场份额,国有企业占52%,预计2014年民营企业及外资市场份额将首超国企。

2012年6月,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椰岛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设施领域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提出: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资产收购等方式直接投资城镇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2013年9月政府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意见中提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民营企业进入固废工程建设市场,提供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行业市场化程度的提升。

随着国家对环保投入的重视,固废处理工程项目的在全国各地的开工量也急剧增加,"十二五"期间,我国需要建设的固废处理工程项目为600-700个,这为固废处理工程领域创造了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先后有巴安水务以及维尔利等宣布向固废处理领域拓展新业务,这其中包括餐厨垃圾、土壤修复、污泥处理等。

另外,在入围"2012年度固废行业企业评选"的企业中,固废工程承包企业投入运营项目总处理能力前15的企业,共计运营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95座,无害化处理能力总和为111186吨/日。15家企业共占据了27.17%的市场份额(按处理能力)。

2012年固废工程承包企业市场份额分析(单位:吨/日,%)

2012年固废工程承包企业市场份额分析(单位:吨/日,%)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数据显示,2012年入围企业中新签约项目能力前15家企业总计69930吨/日。杭州锦江、光大国际、上海环境三家企业表现突出,增长能力均在8000吨/日及以上。桑德环境、北控环保和绿色动力市场表现亮丽,新签约项目能力在6000吨/日以上。四川海诺尔、中国环境保护和丰泉环保也有不错的市场表现,其新签约项目能力均在3000吨/日以上。此外,中科实业、新环保能源、创冠环保、中国恩菲、安徽盛运和伟明环保也在新项目市场中也获得了一定的份额。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