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健林谈中国主题公园的思考(二)

王健林表示中国市场可以容纳一百个有创意、差异化的主题乐园,着重突出“有创意”和“差异化”。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中国的主题公园总体数量以每三年上一个台阶的速度上升;1989年底,有30多个(当时称为“人造景观”),1993年初,增长至600多个(当时称为“人工景区”),到1996年底,发展到1730多个(当时称为“主题公园”),目前已经超过2500个。但是中国大部分主题公园尤其是自然生态型、文化历史型等传统的主题公园重游率均较低,只有少数游客参与性较强、产品创新较快的景区如深圳欢乐谷、东部华侨城等重游率较高,也只有30%-35%。而迪士尼和环球影城的重游率则高达60%-70%。中国主题公园重游率低原因分析如下:

1、文化含量低   

随着旅游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游览阅历的丰富,其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越来越高,从而对主题公园的整体文化内涵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以往中国新建的主题公园大多是游乐场,技术成分多,文化含量少,游客因此不会重游同一个主题公园。

2、产品缺少创新      

中国很多主题公园在投资时没有经过详细论证和研究就匆忙开工,并且一味模仿成功的模式,使得公园主题重复,产品缺乏创新性。而在后期运营中又往往因为资金不足而无法根据游客需求而进行产品的后续更新,导致主题公园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重游率因此较低。

3、门票价格高   

中国主题公园的收入过分依赖于门票,来自餐饮、娱乐、住宿等方面的收入极少,因而票价较贵,对普通百姓而言,并非轻易可以消费得起的,多次游览更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的。这是造成主题公园重游率低的重要原因。

通过以上中国主题公园重游率低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缺乏创意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到:主题公园是扩大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对于如何加快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含量、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要深化挖掘主题公园的文化内涵,加强创意,提升我国主题公园文化和市场的双重吸引力,实现我国主题公园品牌的国际化。

可行性研究报告
罗国军

本文作者信息

罗国军(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270063)赞(56)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