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十二五”经济增长新引擎

2013年,徐州市将实施文化产业建设项目102项,计划总投资614亿元。这102个项目涉及文化旅游业41项、文博展销业10项、数字文化业13项、演艺娱乐业8项、文艺服务业11项、出版印刷业4项,以及前期推进项目15项。

2013年,甘肃定西市确定127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预计总投资额将达到585.72亿元,其中总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文化产业项目11个。2013年,南通市确定了以南通文化艺术中心为核心的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划,重点抓好南通广电文化产业园和数字印刷产业园的规划建设,确定了85个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总投资额300亿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基地建设研究报告》分析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预期目标为2.4万亿元左右,约占同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为达到此目标,“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19%,高于GDP年均增长率(10%)9个百分点,因此各省市均在大力上马文化产业项目。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基地建设研究报告》重点介绍了文化产业的六种盈利模式,以提醒政府部门或者文化产业公司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不要忽视项目的盈利性。现具体介绍其中的三种,以供参考。

一、专业化盈利模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文化产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所有的企业在初创时期都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专长,而通过充分挖掘其专长而能迅速在该市场内占有一席之地,专业化企业通过其产品的低成本、高质量,良好的声誉以及更高的资金使用效率而获利。如亚马逊专注于图书而成就其网络第一店的地位,盛大网络专注于其游戏而成为网游的领先者等。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基地建设研究报告》分析认为,文化产业最大的特点是以创意和知识为核心,一旦出现好的创意,即能快速切入市场,这对于创业期以及成长期的企业来说,应努力树立本专业的权威地位,并通过不断推陈出新来延长该专业的生命期。如当百度在仅靠收取技术授权费无法生存时,设立自己的网站,采用新的盈利模式——企业竞价排名,这一重大转变使百度获得了巨大成功。

二、大制作产品盈利模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文化产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文化产业的一个显著特征表现在其“新产品”开发的成本通常较高,而开发之后的边际制造成本较低,此时,提高利润的最好方式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增加产品的发行数量。这种模式在文化产业中的影视、书刊、音像行业使用尤为突出。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基地建设研究报告》分析认为,美国好莱坞是成功实践该模式的典范,好莱坞大制作影片都是高投入的大制作,情节内容符合大众口味,加上其营销宣传的炒作,市场效果极好,在其刚进入我国市场的头两年,几乎每部影片的票房都在6000万元左右,《泰坦尼克号》更是在我国国内创下了3.6亿元的票房神话。在此之后,我国的商业大片《英雄》、《天地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等也纷至沓来,它们也都保持着高投入高产出的趋势。

报告分析认为,“大制作文化产品”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收回成本,实现盈利,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市场推广方面需进行大量投入,通过高投入的宣传推广攻势迅速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吸引消费者眼球,但也要结合到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营销活动。

三、拳头产品盈利模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文化产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在现实中,利润已经从一个均衡的产品组合转移到几个拳头产品。由于资源品位不高,竞争激烈,已开发的产品中缺乏可以提炼为具有吸引力的独特性卖点,产品的打造一般化,逐渐变成无利可图或赔钱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优胜企业通过提炼具有吸引力的独特性卖点,而着重打造一系列拳头产品。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基地建设研究报告》分析认为,纵观文化业中的许多企业,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而企业的核心利润来源也在于这些拳头产品。例如在“卫视上星”以后,湖南卫视通过打造《快乐大本营》和《玫瑰之约》节目,带来了“娱乐电视台”的崭新形象,使得湖南卫视获得重生,发掘了观众对电视娱乐节目的需求,顺利开始崭新的蓝海旅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罗国军

本文作者信息

罗国军(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270307)赞(56)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