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数量管制之路

出租车行业问题长期存在,至今尚未有解决良方。出租车行业主要的经营模式有实体型公司化模式、挂靠型公司化模式,但无论是在个体挂靠模式,还是公司经营模式,牌照的所有者都因为缺少竞争,而能够赚取高额的垄断利润。而且,这样的垄断利润来自于行政权力。利用行政权力对出租车的数量和价格进行管制。通过抬高门槛以及政策上的打压,出租车司机最终成为了这个行业中真正的受压榨者。于是,份钱过高、起步价低、福利微薄、黑车盛行、克扣燃油补贴等等引发的出租车停运事件时不时在各地上演。

社会上关于放松出租车数量管制的呼声很多,放松出租车数量管制,新增经营牌照,通过经济手段逐步打破现行的由于行政权力导致的行业垄断。我们可以看看香港的例子,地域狭小,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密度和车辆承载量均居世界城市前列。截至2008年底,香港道路总长2040公里,有牌照的车辆57万多辆,平均每公里道路约合282辆,密度是北京的1.8倍。但相比内地,香港很少出现大面积的拥堵现象。香港街头出租车很多,确鲜见私家车的身影。目前香港共有出租车18138辆,每天载客约130万人次,占全港公交日均载客量的12%。除了08年的一起出租车司机因不满一项收费新政举行就地罢工外,截至目前,很少见到有香港出租车停运的道。香港出租车行业没有实行特许经营,也即没有数量管制。市民和公司都可以进入。不少市民拥有出租车牌照。

根据2000-2010年,中国出租车行业市场出租车拥有量的分析显示,中国出租车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约为3%,但是各地出租车数量基本都受地方政府数量的管制,数量变化不大。但近年来,各地城市拥堵日益严峻,私家车拥有量膨胀进一步加剧城市拥堵,不少城市的出租车数量明显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增长,由于数量管制,出租车数量增长缓慢,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公交优先已成为各城市的发展策略,作为准公交的出租车也将从中受益。因此,未来出租车数量增长速度将有可能会加大,预计增长速度在3%-4%之间。截至2010年出租车市场投放量约为109万辆,预计出租车市场规模在2017年将达到135万辆左右。

图表1:2010-2017年中国出租车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万辆)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出租车行业经营管理模式与投资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