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业爆发在即

2013年1月4日,交通部下发交运发〔2012〕798号《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天津、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湖南、宁夏、陕西、贵州9个示范省市的大客车旅游包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需要更新车载终端的,应安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所有新进入运输市场的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应加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同时,自2013年6月1日起,所有新进入示范省份运输市场的“两客一危”车辆及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如果未按规定安装北斗导航的车辆,不予核发或审验道路运输证。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自2002年起步以来,一直保持这非常高的增速。2003年市场规模不过40亿元,但在近几年,随着我国42项“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重大专项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消费市场的需求迅速增加。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已经达到787.3亿元,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7%左右。

2001-2011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及同比增速(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近年来增长迅猛,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由美国GPS系统所占据。交通运输部此举通过行政手段在国内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显示出北斗产业在我国重要的战略意义,北斗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十二五”政策的强力支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品在我国导航系统市场替代美国GPS的前景如何呢?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师欧阳新周认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我国替代GPS仍是大势所趋。

首先就我国用户对GPS导航系统的用户体验而言,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显示,GPS导航系统在美国军方使用中可几乎实现零误差,而在欧盟军用市场、美国民用市场、亚洲民用市场的版本上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这或许是美国的战略性考虑。而我国北斗二代系统性能已经将位置精度提升至平面10米、高程10,测速精度可达0.2米/秒,在我国民用市场不会出现较大的误差,还可提供全球其他三大导航系统没有的双向精度授时和短文通信服务,这样意味着在其他联系方式失效的时候,用户还可以通过北斗导航系统发送信息。在产品性能上,北斗导航系统可为中国用户提供双向通信及更为精确的服务。

从价格方面来看,与GPS相比,北斗产业链最大劣势在于芯片价格。目前GPS单模芯片价格在5-10美元之间,而北斗芯片价格是其3倍以上。不过对于芯片制造这种极具规模效应的产业而言,发展初期成本较高在所难免,GPS在发展初期价格同样较高。目前我国政府对北斗产业的态度是大力扶持,2013年或将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当吸引更多国内外厂商进入北斗行业后,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将迅速拉低成本,北斗产业链在卫星导航市场的份额也将快速提升。

从推广渠道来看,且不论军事、海洋渔业、气象监测、灾害救援等专业市场,我国政府部门此次针对北斗系统在交通领域进行推广,我国庞大的交通工具数量及增长速度意味着北斗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截至2011年,我国拥有公路危化品车辆、大型客车约40万辆,其他类型货车及中小型客车,规模则达1180万辆。如果在2013年下半年,“两客一危”推广的北斗示范工程扩张至全国,且渗透率逐渐提升,每个车辆北斗导航终端以1000元计算,那么北斗导航终端在现有的“两客一危”车辆的市场规模就达到了122亿元。此外,我国公务车拥有数量超过200万辆,北斗导航系统在公务车上也有望推广。

同时,交通部此次采用行政手段来进行推广不免让人对北斗导航系统的市场竞争力提出质疑。前瞻产业研究院欧阳新周认为,通过上述分析,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尽管政府部门采用行政手段进行推广的方式有待商榷,但推广的领域有限,大部分局限在专业领域。大众消费领域如小型轿车车载导航系统、手机智能移动领域等才是检验北斗导航系统市场竞争力的试验田地,至于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可行性研究报告
刘瑞柏

本文作者信息

刘瑞柏(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关注(357448)赞(354)

邀请演讲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